近日,由中国评剧院重排的青春版评剧《花为媒》完成舞台首演,好评不断。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语境下,重新引发了业界对经典剧目复排这一现象的关注。经典剧目所焕发出的青春热力与崭新光彩,为我们在当代文化语境下重新审视与思考经典剧目的当代转换提供了良好契机。
经典是历史实践的创造,是美之为美的集中显现,也是时代文化的自觉选择。纵观中国戏曲发展的整个历程,对于已有艺术成就的不断回顾与反复打磨,既是技艺传承的必由之路,也是戏曲发展的不竭动力来源。在前人的成就上更进一步,戏曲艺术的表演体制因之愈加严整,形式之美因之日趋完善,人物塑造因之更为丰富立体,流派表演因之异彩纷呈,戏曲剧目经典化的全部要素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逐渐齐备。戏曲的经典剧目凝聚了实践者在不辍的艺术探索中的天才创造,也融汇了观演者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审美认同,更包含了后来者在继承中的总结、尝试与拓新。因此,戏曲剧目经典化过程的本质要求既包括对历史实践成就的总结,也包含着时代文化心理不断变革中的探索与创新。如中国评剧院5月底倾情捧出“青春版”《五女拜寿》,属于“复排”内涵的移植;国家京剧院本月上演的《苏小妹》,是对艺术家吴素秋优秀传统代表作的复排传承;更常态的经典剧目复排如北京人艺的《雷雨》《日出》等,不仅通过复排来实现经典的常演常新,更已将复排经典作为塑造自身演剧风格和训练演员的重要手段。
薪火相传成就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一脉相承,继承与发展则是文艺发展的当代路径。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文化背景下,经典剧目重排无疑意义深远,并快速成为戏曲发展当代路径中的重要一环。
经典剧目重排是搭建起往事与今人情感通路的重要桥梁。艺术是情感的表现,缺乏情感的互通,必然造成艺术欣赏的断裂。中国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文学叙事、歌舞表演、绘画造型等不同艺术形式之间早已凝成一套完整而紧密的美感生成机制,一舞一动都是情感的表达,一歌一哭都在情景中交互融合。因此,缺乏对中国人固有情感的体验与认同,戏曲的艺术表现便无法成为情感的载体,无法促成审美愉悦的产生,更无法使戏剧主题得到最终升华。经典剧目之所以成为经典,根本原因在于其中所表达的是人类的普遍情感,是每个人都曾经体验过感受到的共通的心灵状态。《桃花扇》是对美的深情想象,《窦娥冤》则是对悲的深沉共鸣; 《赵氏孤儿》是对正义的两难判断,《连环套》则是对恩仇的快意抉择。这些剧目常演常新,剧作与表演、舞台与观众深度契合,以一种熟极而流的方式建立起了往事与今人情感的互通与交融。经典剧目是扮演者体验戏曲美学特质的门径,充分体验方能窥得表演精核;经典剧目也是观演者了解戏曲的窗口,浸润其中方能建立起对传统审美形式的情感领悟能力。
经典剧目重排是对戏曲形式美的再创造。中国戏曲发展从萌芽到鼎盛,艺术表达的高度凝练化与程式化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要脉络,观剧与观演也成为了戏曲审美活动的两种不同方式。观剧是对故事情节、人物情感与剧作演绎内在关系的综合体验,观演则是对表演艺能的专注鉴赏。以折子戏为例,剧目搬演之频繁,使不少爱好者对其故事情节早已熟知,即便是唱念台词也可倒背如流,哪怕是舞台方寸间的步伐、唱念时的气息转换均已了然于胸。当陌生化无法提供任何的审美刺激时,戏曲欣赏便完全进入到了对于形式美的沉浸式愉悦当中。戏曲表演的程式便如书法的内拽外拓兴象万端,如绘画的纤秾之间万彩皆备,形式成为引发深层审美愉悦的关节窍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艺术对于形式的裁度讲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所谓存乎一心,实则是艺术实践者在固有法度、规范、程式中做出巧妙突破时所展现出的个性化领悟。因此,戏曲经典剧目重排固然要在主题的当代阐释、人物的深度发掘中下功夫、做文章,对于固有审美形式的突破和新形式的再创造似乎也是其应有之义。新时代以来,戏曲在突破一桌二椅、丰富舞台艺术上已建树颇丰,并逐渐深入人心。但在面对突破唱念做打等固有程式、形成新的表现形式与表现力要求的时候,却又显得力不从心。实际上,谭鑫培以前并不赞赏沉郁悲歌,梅兰芳以前也无“第二传统”,形式的创造与时代文化心理同频同步,才能在观众欣赏口味的不断迁异中焕然新生。
近年来,经典剧目重排与剧目改编、剧种移植一道,共同为新时代戏曲的守正创新、返本开新开辟通途。因此,经典剧目重排的目的从来都不是盲目的复古与照搬,而是在对经典的学习与融汇中,依托经典,通过解码经典何以成为经典,传承其艺术经验与精神;是将经典作为创新的参照与依据,借鉴经典,通过对经典永恒价值的当代阐释,探求其时代审美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