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织牢文物保护“法治网”
栏目:中国新闻名专栏·艺苑走笔
作者:戴先任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6月25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二审稿主要有这几方面的修改:加强文物普查和专项调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管理,让文物活起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事业等等。

  现行文物保护法于1982年11月公布,曾作过5次修正,2002年作过一次全面修订。此次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明确了加强文物普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管理等内容。

  我国一直重视文物普查和专项调查工作。如我国分别从1956年、1981年、2007年开始开展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于2023年11月起开展。此外,我国还针对长城、石窟寺等开展了专项调查。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加强文物普查和专项调查,精准掌握文物资源情况,进而才有利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火灾事故一直是文物安全的重要威胁,近年来,全国文物古建火灾时有发生,给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带来了严重损失。消防安全是文物安全的重中之重,加强文物消防安全管理,势在必行。对此,草案二审稿专门增加了相关条款,明确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加强用火用电用气等的消防安全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措施。通过增加相关主体的文物消防安全职责,能够督促各方守火有责,有利于筑牢文物保护“防火墙”。

  而让文物活起来,才有利于更好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如果只是把它们尘封在那里,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闲置,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种浪费与破坏。要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推动保护与利用融合发展,这样既有利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又能更好开掘历史文化资源,让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下社会生活,做到活态传承保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在“让文物活起来”方面做得不错。比如推动保护与利用融合发展等。而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事业,一些地方也早已先行先试“文物认养”模式,通过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事业,也有利于让文物活起来,还有利于减少财政压力,是可行、可持续的路径。

  对待历史文化遗产,要能平衡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让历史文化遗产成为“良性资产”。这样才能让历史文化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更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既要对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不法行为予以严厉惩治,明确文物保护红线与雷区,对于踩踏红线的行为,要零容忍;还要让历史文化遗产在当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能够成为时代的“参与者”,与时代同行,赋予历史文化遗产以新的使命与新的生命,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近年来,国家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文物保护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像各种文物犯罪在一些地方还较为猖獗;一些地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程度不高等等。

  织密织牢文物保护“法治网”,有利于筑牢文物保护安全防线,不断增强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