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变身“橡皮人”应追求以形写神
栏目:中国新闻名专栏·艺苑走笔
作者:孙力珍  来源:中国艺术报

  6月16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出了魏书钧执导的《阳光俱乐部》一片,黄晓明在片中饰演一位中年智力障碍患者,为这一角色,他增重30斤,令“橡皮人”演员再次成为热点话题。接受记者的采访时,黄晓明表示,“自己愿意做一个‘橡皮人’,可以随时改变自己,成为电影里的人物”。所谓“橡皮人”,即演员根据片中角色的需要,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对身体进行增重或减重,使外在形体更加贴近角色。可以说,身体成为演员塑造角色的重要工具。

  纵观中外电影,“橡皮人”演员不胜枚举。2000年,克里斯蒂安·贝尔在《美国精神病人》中饰演杀人狂魔,标准体重为80公斤。2004年,在《机械师》中贝尔饰演重度失眠患者,两周内减重57斤;6个月之后其在《蝙蝠侠:开战时刻》中重新增重至85公斤。贝尔体重的“伸缩性”令整个好莱坞震惊,通过身体的反复增重、减重,贝尔塑造出了更加符合剧情需要的人物形象。此外,素有“橡皮人”之称的马修·麦康纳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一片中,为塑造艾滋病晚期患者减重42斤,使自己的外在形象更加贴近病患状态。对该角色的精彩演绎也使麦康纳一举拿下第71届金球奖最佳男主。

  近年来,国内为塑造角色而“献身”的演员也逐渐增多。如《一秒钟》中,张译饰演身在西北恶劣环境中的逃犯,暴瘦20斤;王宝强在其执导的《八角笼中》中,为塑造中年没落、失意的拳击教练形象而增重30斤。此外,《漫长的季节》中增重20斤的秦昊;《河边的错误》里体重浮动达50斤的朱一龙等等,都展现出了“橡皮人”演员的身体特质。

  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橡皮人”在体重浮动的背后,并不是为了迎合观众对演员身体的猎奇心态,而是要达到“以形写神”的效果。如《漫长的季节》中,秦昊若仍以文艺片“小王子”的白面形象出现,那么该剧人物形象塑造将大打折扣。因为片中的龚彪本身就是一个中年发福、嘴贫的油腻角色,在观众的想象中,就应该是大腹便便、油光满面的形象。朱一龙在《河边的错误》中,通过先增重再减重的方式,准确地展现了角色马哲从“过劳肥”到“面黄肌瘦”的形象转变,这由外而内准确地诠释了马哲过度信赖理性的破案思路造成的精神崩溃。此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验派”意义上的表演方式,往往追求演员沉浸于角色的情感之中,强调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二者的呼应往往是从外在形体的真实逐渐深入到内在性格的真实,在此种意义上,演员才能在想象的情境中真实地生活。

  总的来说,“橡皮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名演员通过对身体的出色控制,展现其对角色塑造的极致追求,在此状态下演员的现实身体与银幕角色的身体实现同一,创造出极具感染力与艺术性的人物形象。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演员绝不能仅仅以减重或增重博取关注度,更应注重角色减重或增重背后的生活逻辑及性格真实,对身体的控制应服务于影片的整体叙事设定,这才是“橡皮人”减重、增重的主要目的。否则“橡皮人”的减重、增重只能成为电影宣传的唯一噱头,其银幕身体表演也将无异于马戏团中的猎奇秀。

  (作者系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