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拿着洛阳铲,轻轻地刮土切土,一手使用毛刷,小心翼翼地刷掉文物上的浮土……在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考古工地体验区,游客们过了一把考古瘾。近年来,亲历古迹、进入考古发掘现场、到考古工地去看看,渐成文旅新趋势。
无论是刚刚过去没有多久的“五一”,还是之前的“春节”“十一”等假期,近年来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去博物馆、考古现场、考古工地旅游的人越来越多。《2023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报告》显示,全国55家公园2023年接待游客总量超过6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越来越多的游客对去考古现场和考古工地去走一走产生了兴趣。比如,今年“五一”假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的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现场,不仅有科普、参观、体验等环节,一旁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产品,也将考古工地变成“度假胜地”。
从高冷走向大众,考古正逐步褪去其神秘的面纱,不断地进入寻常百姓家。与以往大众对考古“门禁森严”、神秘莫测的认知不同,近年来,一些考古活动被搬上电视和“云端”进行直播,让人们对考古有了更多的好奇心,进一步吸引了公众的关注目光,网友也有了“云考古”的契机。如今,考古工地、考古发掘现场大门打开,考古游走红,自在情理之中。
考古与旅游的结合,实现了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让文化发力。考古进一步走向大众,对公众和考古工作来说,是一种双赢之举。更何况,这也契合现在的旅游发展趋势。如今,因为交通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旅游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简单地满足于吃喝玩乐、看看山水那么简单,还希望能得到沉浸式的体验。而考古游正是一种沉浸式与参与式的旅游形式,不仅拓展了文化旅游的空间与边界,更有利于推动文旅融合向更深更广的维度拓展。
当然,开放考古游有着现实利好,但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比如,游客素质参差不齐,进入考古工作区域内,会不会给考古工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值得关注;再比如,当一些考古工地和遗址品尝到考古游带来的经济红利时,会不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旅游而不是考古上?这也应该关注。考古游的兴起,积极价值不言而喻,但一些负面的影响也同样需要规避,不能任由这一市场偏离了考古的初衷,变得过于经济效益化。
总之,考古大门要“打开”更要“守住”。甚至可以说,“打开”也是为了更好地“守住”,以期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最终为更好地发挥考古的价值、实现考古的新突破而夯实物质基础。这是初心和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