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特色文艺及其未来发展的一点思考
作者:丁国旗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关于中国特色文艺及其未来发展的一点思考

丁国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与我国文艺评论工作的繁荣发展是分不开的。中国评协成立于2014年5月30日,体现了中宣部、中国文联和相关部门对我国文艺评论工作的高度重视。十年来中国评协作为全国性文艺评论家组织,在全国文艺评论工作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凝聚作用与引领作用,其作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在全国文艺界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的就是特色的,特色的就是世界的。“中国的”是指沿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道路,切实解决中国文艺实际问题,即“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不忘并汲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之根之魂之精神,使文艺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最有力载体和主力军,既传承文化又传播精神,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切实做到让文艺真正成为爱人民的、为人民的、写人民的、颂人民的,成为时代精神的书写者、传播者、引领者。让人民能够真心喜爱文艺,喜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国,对中国的发展充满着期待和信心,因中华民族的腾飞而自豪骄傲。让中华文艺文化成为凝聚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连接纽带,让人民亲如兄弟、爱如一家。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使命和目标。文艺评论在推动这一使命和目标的实现方面,必将且已经发挥重要作用。

  切实推动提高文艺精品创作,多反映基层百姓感情,多书写老百姓日常生活、成家立业、伦理关怀,多弘扬兄弟相亲、团结奋斗,以小题材反映大格局、大志向、大目标、大人生。唯有艺术家的呕心沥血之作,才能够成为“经世之作”,才能走出国门而为他国人民所欢迎、所接受,中国文艺才能成为世界文艺。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相互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才可能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要“让中国的成为世界的”。总之,文艺要做中西“交流互鉴”的信使,优秀的文艺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将起到排头兵、传令官的作用。而“经世之作”的出现,需要文艺评论“真批评”加持、介入和推动。

  今天我们从事文艺文化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谈问题,更需要有思想和理念。一下扎进问题堆里去,诸事缠绕,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处理解决具体的琐碎的问题之中,就必然缺乏大视野、大格局,耗尽心力而事倍功半。当然,谈理想和主义,并不是不管问题,我们当然要谈问题,没有问题,一切便归于虚无。没有“主义”的问题,就相当于没有了航向的轮船,没有了奋斗目标的人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顺应时代发展,遵循社会规律,做好我们该做也必须做的事情,不违拗历史发展,而愿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一滴水,一棵草。有此心意并努力去做,当是包括广大文艺评论家在内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认真践行这一历史使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共同见证中国评协十周年盛会,让我们以最近距离感受中国文艺评论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盛况。希望今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社科院其他相关研究所的文艺评论队伍,能够与中国评协有更多的合作和交流,携手共进,不断为我国文艺评论事业的繁荣兴盛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推动新时代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