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翼
作者:杜学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十年之翼

杜学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山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我们在这里相聚,见证中国评协成立十周年,探讨中国文艺评论事业高质量发展,感到非常庄重、非常兴奋。对我们这些从事文艺评论工作的人来说,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这一份事业既是个人人生的选择,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翼。我们有幸亲历、参与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其生也有幸,其业也无价。

  十年来,中国评协在中国文联党组、中国评协主席团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正确导向,不断创新方式,广泛联系各方,积极开展工作,推进课题研究,形成了一支导向正确、关注现实、结构合理、分布广泛的文艺评论队伍。大致来看,这几个方面的变化非常突出。

  一是在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武装头脑、增强自信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把握精髓、领会实质,通过扶持相关课题、深化学习研读,增强了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的事业心、自信心与自觉性,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方向进一步明确,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二是全国文艺评论工作的组织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以各种类型的学会、研究会为主的组织构架转变为由各级党委与文联组织、领导,各文艺评论家协会牵头,各类文艺评论基地、专业委员会带动,各种社会研究与评论机构参与的多重组织构架,文艺评论工作向更为广泛的社会面延伸。

  三是在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构建中国特色文艺理论评论体系、话语体系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聚焦重大学术课题,开展具有带动性意义的研究、评论活动,扶持与奖励了一批文艺评论与理论成果。

  四是在密切关注创作现实、开展积极引导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对重要创作现象、文化现象主动发声,推动创作坚持正确导向、不断创新手法、改进传播方式。协调各类媒体,主动设计话题,组织文艺评论家开展工作,文艺评论对创作现实的引导进一步活跃,主流声音得到了强化。

  五是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喜欢评论、重视评论、从事评论的人多了起来。遍布社会、各自为战的文艺评论实践者有了自己的组织,受到了关注、支持。特别是一系列培训、论坛、交流活动,厚植了文艺评论的土壤,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与基层、高校、网络等方面人才队伍的建设得到了加强。

  六是文艺评论阵地的建设发生了重要变化。以“一刊一网一号”为代表的阵地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文艺评论》再度入选C刊,在转载方面具有高转载量、高转载率、高转载指数。中国文艺评论网与“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信息、密切跟踪现实、用户不断扩大。各地也新创建了一批理论评论阵地,为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评协二届五次理事会上,我深切地感到各地都在谋工作、干事业,一个欣欣向荣、发展进步、扎实有效的工作新局面已然形成,势如潮涌。在中国评协的努力下,推动了全国文艺评论工作的繁荣,凝聚了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的力量,团结了社会各界的人才,增强了大家做好工作、多做工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