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网络上一首老歌《诺言》带火了“90后”小伙郭有才,长久冷清的菏泽南站也迅速成为网红打卡胜地。为接住这波不期而遇的“泼天的富贵”,菏泽地方政府迅速出动,连夜修路,点亮站牌,修建基站,聘请郭有才担任文旅推荐官,还决定重新启用废弃的“菏泽南站”。网络主播们更是嗅到了巨大的商机,接踵摩肩、蜂拥而至,唱歌跳舞、书法戏曲、武术杂技等千奇百怪的才艺轮番上演,一些令人感到不适的乱象也随之冒了出来,引发争议。而这熟悉的一幕幕也同样发生在三月开封王婆、四月成都“迪士尼”身上。
伴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红经济异军突起成为引领文化产业的新样态、新业态。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各地主动加强与网络平台的合作,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宣传矩阵,积极打造网红城市。从草原策马扬鞭的贺娇龙、高大帅气的刘洪到颇接地气的解伟……各地文旅局长纷纷“下场”拍短视频为本地代言。从淄博烧烤、哈尔滨冰灯到天水麻辣烫的热辣滚烫……在新媒体的助力下,新的地方文化坐标推陈出新、日新月异。特别是近几个月,从开封王婆、成都鲁诺米到菏泽郭有才的快速蹿红,一个人、一个故事、一个食物,甚至一个健身器材都可能成为流量的“宠儿”。新媒体时代,“城市露出”的偶然性机会增多,在流量的加持和网友的力推下,往往能在瞬间接到“泼天的富贵”。
2023年的网络热梗“泼天的富贵”一词,直接且生动地揭示了网红经济的巨大利益、强大影响。只要找到“流量密码”成为网红城市,就意味着网络平台的重点推荐,接着全国各地的网络主播们会蜂拥而至,然后地方文旅、宣传部门会快速介入,可能还会有主流媒体的宣传助力,城市文化旅游消费自然在短时间内就被带火,“泼天的富贵”就会自然降临。手机相机镜头闪光灯林立、直播打赏带货名利双收,成为网红进而迎来“泼天的富贵”走上人生巅峰。山东淄博、黑龙江哈尔滨、甘肃天水先后爆火,让无数中小城市看到一夜出圈的希望,很多城市都患上了“网红焦虑症”。为制造、迎接“泼天的富贵”,很多地方或主动或被动卷入了这场“网红城市”制造运动。但是,网红经济的背后是流量经济,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流量最高的淄博,不过火了三四个月,天津跳水大爷的热度维持了不到一个月,一些中小城市更是昙花一现,连一两个星期都无法维续。流量制造的网红经不住深扒,在互联网舆论“照妖镜”下网红人设可能瞬间土崩瓦解,而急于借网红效应来塑造城市形象的地方政府往往也容易被带偏掉坑。比如,为一时流量而“激情发挥”,少了一些整体规划的严肃性、科学性和持久性,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一场被流量裹挟的网络文化狂欢。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孟子以流水为喻,强调君子在追求道义和学问时,应该像流水一样,先蓄满低洼处,然后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永不停留,以求达到至善的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现代化城市管理者要更加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推动城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要着眼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科学审慎对待文化产业新样态的“网红经济”,不被流量冲昏头脑,不被反常的舆论裹挟,才是一座城市对流量的正确态度,也是一座城市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