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
呈现中国西部山乡巨变
作者: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中,每一个人都是‘亲爱的人’。这些人物可能善良、可能刁蛮、可能慷慨、可能吝啬,可能是你争我夺的,也可能是互相帮助的,都是在生活中苦熬苦挣的芸芸众生、乡亲百姓,我们也可以说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我们自己,作者对他们的悲悯、同情和爱贯穿始终。”谈起宁夏作家马金莲的新作《亲爱的人们》,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程绍武这样评价。

  在该作品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之际,由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办公室、中国作家杂志社、民族文学杂志社、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作协联合主办,湖南文艺出版社、芙蓉杂志社承办的“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晶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以及程绍武、纳杨、杨玉梅、王军湘、刘闳、马武君、宋亮、徐强平、陈新文等有关方面负责人,潘凯雄、梁鸿鹰、贺绍俊、柳建伟、刘琼、卓今、季亚娅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是马金莲浸透多年心血写就的作品,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共80多万字,以西海固地区农民马一山家的三个子女祖祖、舍娃、碎女的奋斗故事为核心,从上世纪80年代末写到当下,其中既呈现了个人及家庭的命运史,又体现了整体易地扶贫搬迁的村庄、乡镇的变迁史,还书写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发展变化史,呈现出一幅宏大、丰厚、鲜活的中国西部山乡巨变图。“这是一部扎根人民、情感淳朴、细腻动人、催人泪下的佳作,小说有着丰厚的现实依托,它写的就是作者亲爱的家人、故乡,是向上逐梦、奋勇向前的亲爱的中华儿女们。 ”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和主编陈新文认为,《亲爱的人们》是乡村振兴作品中体现新时代文学审美的样本,充分说明了80后青年作家也有创作“大作品”的决心和实力。

  马金莲被称为“西海固的女儿”,18岁从宁夏西吉县什字乡到固原民族师范学校上学后开始文学创作。一直在西海固地区生活和工作的马金莲,将当地乡村和民众的故事书写在自己充满“泥土味”的小说里,已出版《马兰花开》《孤独树》等4部长篇小说、《长河》《1987的浆水和酸菜》《我的母亲喜进花》等15部小说集,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这部80余万字的《亲爱的人们》终于出版了!”说起写作该作品过程,马金莲介绍,“西海固是我的家乡,从十年前宁夏山区开始实施移民工程,我就开始关注、跟进、采访和搜集素材,同时我也阅读了大量乡土大题材的作品,经过长时间的写作、修改,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我要感谢西海固这片热土。”

  “在《亲爱的人们》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身影,她毫无距离感地生活在自己叙述的人物中间,体贴他们、心疼他们,热切地期待他们幸福,这是马金莲的写作姿态。”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监事长贺绍俊认为,马金莲将她熟悉的乡村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乡村日常伦理进行审美化书写”,该作品是这一书写方式“最令人惊喜的成果”。“在作品中,马金莲不是立足于特别的成绩来写西海固脱贫,而是立足于漫长与艰辛来写乡村普通人的韧性和憧憬,一下子与同类小说拉开了距离。”贺绍俊说。

  在《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看来,“突出的文学性”是《亲爱的人们》最大的特点。“作品对人物形象的雕刻十分到位,马金莲写出了人物的棱角与质感,也写出了日常生活的真实感与生动性。作品继承了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写作的优良传统,从内部的悸动写西部的山乡巨变,具有较长的时间长度和厚度。”刘琼认为,从马金莲的写作中可以看到一种“新西部叙事”的取向。

  “通过对凡人小事的书写,马金莲还原了故土农人独特的生命状态和生活形态,呈现出一幅幅独特深刻的乡土人生图景,传达了作家对乡土中国文化的流连、慨叹与祈愿,对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礼赞。”李一鸣表示,《亲爱的人们》是以近于原生态的乡土中国叙事,诗性探秘民族性格、民族心理,艺术透视历史进程、时代巨变的难得佳作,是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