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事件)开始了”
栏目:作者感言
作者:胡疆锋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时间(事件)开始了”


胡疆锋
中国文联首批特约研究员、
中国文艺评论(首都师范大学)基地常务副主任

  《云游于艺:网络时代的文艺评论》的书名源于《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019年7月去台湾访学考察海峡两岸网络文学发展期间,我造访了位于台中的百年老校中兴大学,中兴湖畔的石碑上镌刻着这四句话,分别由书法家用隶书、草书或篆隶书写而成,显得古朴而灵动。有感于两岸绵延深厚的文脉相连、牢固的情感纽带和网络时代便捷的学术交流,又忆及在台北接触到的数位文化(网络文化)实验作品,我突然对“游于艺”有了更多理解。

  孔子所说“游于艺”,原指古人沉浸在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中可以完善品格。如今我们是否可将“艺”扩大为包括影视艺术、新媒介艺术在内的当代艺术呢?网络时代的文艺活动及文艺评论是否也是一种“游于艺”?借助网络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介的赋权,当下的文艺评论呈现出天马行空、姿态万千的形态,考虑到“云”往往与网络时代或数字时代联系,因此可以把这种状态概括为“云游于艺”。

  网络兴起后,文艺活动确实具有了“云游”的自由与轻盈,也往往会带来一些意外和惊喜,文艺评论也同样显示出“云游于艺”所带来的洒脱和快意。不过,凌空高蹈,高处不胜寒,踩空踏错,坠入不可知、不确定和不安全之地,这些都可能是“云游”难以回避的后果。

  因此,在事件理论的视阈下展开网络文艺批评,研究“云游于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更多地关注文艺活动的断裂性、生成性、悖论性和互动性,让研究重心从意义研究转向过程研究,这有助于准确把握当代文艺的特质和趋势,为文艺批评摆脱话语困境提供可行的策略,有利于新媒介艺术批评的创造性生成。本书收录的20篇文章,正是我在网络时代学习和运用事件理论、媒介理论来探讨“云游于艺”的初步尝试,期待既可以保证研究者处于在场和入圈状态,也保持理论的批判力,力求在真切的同理心感受和缜密的理论思辨之间达到均衡状态。

  本书的主要观点是:网络文艺的兴起是当代文艺发展中的一次事件,网络文艺的创作主体、创作方式、阅读活动、传播路径和评价体系都已成为事件,网络时代的“云游于艺”现象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事件、媒体事件和美学事件。网络文艺的到来意味着时间(事件)开始了,这本书记录了一些浅显思考和一些模糊预感,在惊呼“时间!时间!你一跃地站了起来!”真切地感受到“这之后一切将变”!

  本书主要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社交媒体时代文艺评论的现象、规则、方法论研究为主,侧重理论研究;下篇以网络文艺(特别是网络文学)的现实品格、历史视野和比较视野等研究为主,侧重作品研究。这些文字,代表着我这些年来作为数字时代的移民对当代文艺特别是网络文艺的粗浅观察与思考,也是那些昏天黑地看网文、废寝忘食刷网剧的时光留下的若干印记,希望得到方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