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的新力量和新空间
栏目:阅评观点
作者:张颐武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艺评论的新力量和新空间

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啄木鸟丛书》首批9部新书的出版,是文艺评论领域的重要收获,既是评论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评论风格和特征的丰富呈现,生动反映了当下文艺评论发展的走向,让人们看到了文艺评论领域这些年来扎实的进展。

  9部著作的领域不同,批评和思考的路径也有相当的差异。从感性的体验和感受性的批评到理论性的思考,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路径凸显了当下文艺评论丰富的格局。这里有文艺人物的生动印象和文艺作品的鉴赏感受,也有理论性的深入的探索和思考;有鲜活的文艺经验和文艺创作体验的展现展示,更有文本的细读和思想的对话;有灵动的感悟感受的随笔式的批评,也有学术性较强的论文。这些都构成了一种“众声喧哗”式的丰富性,凸显了中国文艺发展在当下批评中所呈现的不同的风貌,也凸显了批评路径的丰富性。

  9部著作具有共同特征。首先,这些探索都是对于当下文艺现状的深度介入的结果,具有很深的“介入性”。一方面有回应当下文艺新形态的思考,如对于互联网和新科技影响文艺并形成新现象的探讨,对于当下各个艺术门类出现的新的走向的探讨,对于新的作品的读解探究,都体现了对新的文艺形态的求索。另一方面不断地回溯探究历史脉络,发现过往对于当下和未来的意义。对于传统艺术的转化发展的思索,对于当下文艺发展的追根溯源的探究,对于文艺新变中的文化积淀的追寻等,能够不断启发人们更深入地认识历史与当下。“介入性”就是如同啄木鸟对于树木和森林的参与和介入,是为促进文艺的健康发展,促进文艺生态的丰富所做出的努力。介入,也就是力图对现实的文艺形态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让文艺评论为文艺界及社会和公众提供重要的参照。介入现实的文艺发展,为文艺的当下提供来自批评的贡献,正是这9部著作的意义所在。

  其次,这些著作都体现了理论的思考,也凸显了中国文艺批评在多样的对话中追求本土理论创造的努力。批评理论的发展需要中国本土的积极贡献,而基于中国独特经验和独特历史文化传统的文艺评论也需要在理论的本土性、中国话语的建构上作出更多的贡献。这些著作,无论是体验感受式的评论,或是较具理论性的探索,其实都是在努力地追求对于文艺特质和文艺不同侧面的新的思考,都在提供来自中国文艺经验的独特探索的角度和可能性,在不少地方都让人看到了理论上新的“增长点”,看到了在具体思考中的新的理论的可能性,在对于潮流的理解中更有来自中国本土的理论的追寻。这些虽然可能还并不完整,但追求理论的深化和认知的深化,让文艺评论的价值更多地得到呈现的努力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就像啄木鸟需要以自己的洞见来观察和探究整个森林的生态,评论在自己的具体的努力中所进行的更多的理论探究也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