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些乐舞俑‘宝贝’回家了,到了它们应该在的地方!”在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来自陕西的工艺美术大师王倩将其与父亲两代人共同的努力成果——中国古代乐舞陶俑文物复制品共计105套、353尊无偿捐献给北京舞蹈学院。近日,在北京舞蹈学院举行的“俑舞千年·迎校庆”中国古代乐舞陶俑文物复制品捐赠仪式上,年近八旬的王倩难掩激动之情。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代表北京舞蹈学院接受捐赠,并向王倩颁发了捐赠证书。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锐为王倩颁发了特聘教授证书。张良学、邓佑玲、巫允明等出席活动。
据介绍,此次捐赠的乐舞俑文物复制品是王倩和她的创作团队根据其父“中国美术考古拓荒者”王子云生前留下的与古代乐舞俑有关的文物资料和照片等相关资料(有些乐舞俑文物原件已毁于战火等因素),花费5年时间精心复制而成。这些陶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生动展现了从战国时期至明代2000余年间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发展的演进轨迹。
王倩表示,自己从事陶俑复原工作40余年,这份珍贵的文化遗存所蕴含的美感与独特性让她深深感怀,父辈与自己工作中积累的大量珍贵资料也为她带来强大的使命感,共同成为制作这批乐舞俑作品的动力来源。 “今天,把陶俑交到北京舞蹈学院的手里,相信在舞蹈家热情活力的演绎之下,一定会让这些陶俑进一步地动起来、‘活’起来。”王倩说。
巴图表示,对于正在梳理总结70年办学历史的北京舞蹈学院来说,这批从战国到明代的乐舞陶俑文物复制品是非常珍贵的礼物,为学院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国际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要以敬畏之心对这些艺术遗存开展有组织的深入研究,从中追溯舞蹈文化从何而来,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脉络,找寻舞蹈初心和舞蹈基因。
活动现场,北京舞蹈学院学生还表演了借鉴古代舞蹈图像遗存、运用汉代女乐歌舞盘鼓舞形式加以编创的舞蹈作品《相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