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红展”,
要坚持“精品”为体、“社交”为用
栏目:中国新闻名专栏·艺苑走笔
作者: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最近,一场以emoji(表情符号)为呈现元素的潮流艺术展在社交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展览主办方约请青年艺术家围绕emoji图标创作作品,并将其与雕塑、即兴表演和绘画等传统表现方式结合,呈现了一幅趣味盎然的emoji艺术图景。展览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是策展方的精妙设置:不仅现场多个展品成为“打卡点”,观众参展前还可以领取emoji贴纸,在参展过程中参与“艺术共创”……这场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的展览也成为一次较为成功的“网红展”。

  近年来,“网红展”成为一个热门概念。不同于传统艺术展览,“网红展”不再以艺术爱好者和相关从业者为目标受众,它以“破圈”传播为追求,鼓励观众“打卡”,并将照片上传至社交网络,进而吸引更多网民走进展厅——“网红展”的出现与社交网络的兴起密不可分。当然,“网红展”并不仅仅是称谓和展览模式的革新,也不只是展览行业挂靠社交网络的“权宜之计”,深层次来讲,它体现了艺术展览社会功能的变迁,并随之建构起了一套全新的展览话语和策展思维。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梵高作品展,不同于传统艺术展在墙上悬挂作品的展陈方式,近年来举办的梵高作品展多借助于数字技术,将梵高作品中强烈的律动性特征以数字媒体形式展现出来,营造梦幻的场景。这种新兴的展览方式广受欢迎,也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此类展览中,展陈作品是否为真迹以及展出作品的数量都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够不够炫”“适不适合拍照”才是影响展览口碑的重要评判标准。

  此类“网红展”之所以成为“网红”,与其对目标受众需求的精准把控有很大的关系。当下,很多年轻观众的观展需求,已从欣赏艺术作品转为为网络社交行为寻找素材:社交媒体丰富的功能,已使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年轻人将一部分社交行为转移到虚拟空间。然而,网络社交活动所依托的场景和素材,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线下生活来提供,不仅网络社交场景的搭建来源于对现实生活场景的移植,人们在虚拟空间中交流的内容也多是依托于现实生活提供的素材,人们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新鲜的场景和素材,来充实自己的网络社交行为。这一过程中,“网红展”因其“短平快”和“新奇”的特征,成为人们取材的重要场景。由此,观展,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新的网络社交行为,它从传统“观看-思考-愉悦精神”的过程,演变为当下“猎奇-拍摄-开展社交”的过程,从艺术鉴赏活动变为一种纯粹的休闲。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网红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展览出品方和参展艺术家的需求:一方面,“网红展”依托其广泛的受众面和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为主办方提供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另一方面,“网红展”也给生活在网络时代的青年艺术家提供了更多“露脸”的机会——在传统展览体制下,这样的机会并不多。由此,“网红展”成为展览主办方、参展艺术家和观众互利共赢的场域,自然也成为行业发展的“大势”。

  不过,在迅猛发展的同时,“网红展”中常常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主打概念和创意的“网红展”策划、展出门槛较低,不需要以展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来确立自身的合理性,往往一个创意、一个概念就能策划一个展览,这就导致了某些出彩的创意被反复抄来抄去,展览内容和“卖点”同质化严重。更有甚者,一些展览展陈现场混乱不堪、粗制滥造,展出作品“复印”痕迹明显,“卖家秀”与“买家秀”严重不符……一些“网红展”一开展就瞬间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网黑”,也就不足为怪了。

  “网红展”要“红”得名副其实,就要抛弃那些忽悠人的心思,仔细研究目标受众的审美和社交需求,以“展”为本,而不是以“宣传”和“流量”为本,打造精品“网红展”,策展者要兼具“精品意识”和“社交意识”。

  “网红展”要具有“精品意识”。“网红展”归根结底是一种全新形态的文化产品,保证展品质量,不以粗制滥造的“垃圾”来糊弄观众,这是任何展览都要坚守的底线。在此基础上,依赖于独特概念和创意的“网红展”要认真研究目标受众的审美接受和社交需求,据此不断尝试开辟新的“赛道”,并在策展的过程中打磨思路,平衡创意呈现与展品展陈之间的关系,将两者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创意更能体现文化内涵,也使艺术品更“有深度”地表达创意,打造让人眼前一亮、久久回味的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网红展”出现以来,就一直饱受“缺乏深度”“不能引发思考”“只为满足拍照需求”等的批评,虽然此类批评还停留在把展览看成是艺术品的传统思维之中,但其所强调的“网红展”的消费主义特征,也确实会限制其未来多元发展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其实,“网红展”并不天然与“深度”相悖。要使“网红展”增加“深度”,产生美育价值,一方面可以发掘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潜力,这些生长在网络时代的艺术家,更能用年轻观众看得懂的符号和表达方式来引发共鸣,将其引入到展品的艺术逻辑和深度思考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让观众亲身参与到艺术品的创作之中,以“艺术共创”来增强观众的艺术体验,在前述emoji主题展中,笔者就看到了很多观众拿着emoji贴纸在展厅内的“创作墙”上“大胆创作”,乐此不疲。

  让观众既乐于拍照“打卡”,又能在认同和体验中产生精神共鸣,这样的展览自然能成为具有“网红”特质的“精品展”。

  在具有“精品意识”的同时,“网红展”还要兼具“社交意识”,毕竟“社交价值”是当下“网红展”区别于传统展览的重点。如前所述,创意是“网红展”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仅仅满足于“借鉴”他人的创意,反复使用一个成功的点子,在网络时代,这样的“网红展”很容易被“见多识广”的网友嫌弃,难有出头之日,在一直追求新鲜的社交“市场”,重复、同质的东西都容易被划为劣质低俗创作者的行列。要为展览找寻闪光的创意,就要注重寻找具有新鲜感和独特性的表现主题,并找准展览可开拓的话题角度,为实现社交平台的“二次传播”打下基础;同时,要特别在布展上下功夫,打造值得“打卡”的场景,让观众忍不住拍照留念,在朋友圈“炫耀”。

  当然,传统展览的拥护者也不必谈“网红展”而色变,传统展览也可以以“网红向”来为自己吸引更多的关注。其实,“网红展”的诞生,就与严肃艺术以新的视角观照传统的价值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管是十年前曾吸引了数十万观众参观、最先产生“破圈”效应的“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特展,还是近年来越来越成为艺术展览市场上大热门的梵高、蜷川实花、常玉等艺术家,抑或近年广受认可的多媒体艺术家、数字艺术家等等,其作品中普遍蕴含着颠覆传统认知、可以在社交网络中产生阐释张力的元素,对于这些元素的开发,有助于传统形式的艺术发展扩大自身影响力、开发衍生产品,从而实现艺术IP的塑造。

  总之,当下流行的“网红展”是艺术展陈和社交活动共同作用下的交流空间,社交媒体时代,只有以“打造精品”为“体”,“凝聚社交性”为“用”,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