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门里》是著名剧作家、人艺老院长刘锦云的又一部作品,即将在唐烨导演的带领下由颇具表演功力的青年演员班底搬上首都剧场,对于新时代北京人艺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部作品一方面体现着京味儿戏在北京人艺的传承,另一方面在剧本创作、艺术表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是一次新的尝试。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说。
4月24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年度原创京味儿话剧《永定门里》举办媒体见面会,北京人艺党组书记王文光、院长冯远征、党组副书记周彤,副院长秦新春、张鹏,编剧锦云、导演唐烨与苗驰、杨明鑫、原雨、孟秀、何靖、邹健、周佳钰、李雪歌等中青年演员及众主创亮相。作为筹备10余年倾力打造的一部原创作品,北京人艺希望用这部现实主义力作,带领观众感受时代变迁中理想信仰的力量,在品味和思考中寻找精神上的共鸣。
《永定门里》用30年的时间跨度和人与环境的变化,浓缩展示了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时代变迁。作为一部群像作品,《永定门里》将故事的着眼点放在了人的身上,“我想写的是人,是在那个时代的男人和女人。”锦云介绍称,故事主线围绕着两个男主人公展开,描写不同道路的两个人,长达30年的较量与竞逐、坚守与蜕变、守护与变迁……直到面对最后的真相,彰显信仰与人性的力量。在戏剧呈现上,通过舞台转台应用、京剧唱段展示、院落民居还原等元素,一幅生动的北京南城时代画卷徐徐展开。
《永定门里》文学底蕴深厚,体现了北京人艺一直以来对于戏剧文本的重视。其中的京味儿特点也成为该剧一大特色。唐烨介绍道:“剧中的京味儿语言,结合了当时北京的时代特点,对老一代人而言,是充满人情味的回忆;对年轻人而言,是难得的观演体验;对我们的青年演员而言,也是一次京味儿风格的锻炼机会。”
虽然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但《永定门里》却不局限于写实的表现方式,大量对于心理外化的表达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之外的一层精神空间,在虚实转换中,感受人物强烈的内心冲突和灵魂撞击。“我们认为优秀的戏剧是在讲人。曹禺先生曾经说过合格的编剧写的是故事,优秀的编剧写的是人。”唐烨表示,此次创作以丰富的情节作为载体,最终着力刻画的还是信仰的力量和深刻的人性。这种共鸣可以跨越时空,留给当下观众回味的空间。
原创年代戏的难度是在没有模板的前提下去寻找一种真实感,“我们会要求演员在排练当中不只是去解读剧本,而是在解读生活。”唐烨说,“青年一代的创作者与剧中时代有一定的距离,这是创作的难点,需要在排练之外去弥补。”为此,剧组安排了老师专题授课,赴档案馆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等,让创作者通过大量的背景资料去体验剧中时代,挖掘时代背景下人的精神面貌,最终在舞台上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据悉,这部京味儿大戏将于5月1日登陆首都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