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人才培养要注重全面训练、
艺术修养和灵活思维
栏目:中国新闻名专栏·艺苑走笔
作者: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 李哲昕/译  来源:中国艺术报

芭蕾人才培养要注重全面训练、艺术修养和灵活思维

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奥地利) 李哲昕/译

  芭蕾不仅是一种舞蹈,它还是舞者通过表演讲述故事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一个要求精准、优雅和全身心投入的专业。我们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培养未来的芭蕾舞者,教育他们能够将舞蹈艺术融入自己的人生。芭蕾舞教师往往过分强调身体训练与技术技巧,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芭蕾舞不仅是足尖的旋转和跳跃,首先更是一门再现真实的艺术。

  毋庸置疑,芭蕾舞以其对身体条件的要求和技术精准度的苛刻而闻名。芭蕾舞者通过接受一丝不苟的训练来培养力量、柔韧性和耐力,进而完成芭蕾舞特有的复杂动作和姿势。训练是为掌握基本姿势、舞步和高级舞蹈编排打下基础。如果缺少必要的训练,舞者可能很难达到从事芭蕾舞职业所需的身体条件与技巧水平。然而,所有身体的训练和技巧的熟练只为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艺术表现力和对角色的诠释。

  我在教学中经常和学生讲,完美的技巧非常重要,但技巧在芭蕾中仅仅是表达思想、情绪和诠释角色的一种手段。一个学生可以尽情地旋转,哪怕是跳到天花板上,若他(她)不能理解编导在各种动作中所赋予的含义,那么所有这些旋转和跳跃便毫无意义。舞者要学会通过动作传递情感,使舞台上的人物和叙事生动鲜活。训练是一种手段,它能够让舞者在芭蕾的范式之内获得“表达自由”,能够让精湛的技术技巧与深刻的思想情感在巅峰与极致之处相遇。

  芭蕾舞对身体的要求很高,预防受伤是训练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要教会舞者正确的热身动作、准备练习和保护意识,以降低受伤风险。结构合理的训练计划应优先考虑舞者(学生)的人身安全,保证他们的演员职业生涯长久而成功。我本人非常重视训练前的热身与训练后的拉抻动作,这有助于避免因准备不足和较大的训练负荷而受伤。

  芭蕾舞艺术传承至今,芭蕾舞训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芭蕾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积淀保留至今,同时又使其不断演变与发展。教师有着对芭蕾舞历史和技术技巧的深刻理解,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教师对于培养下一代舞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接受过专门的训练,不仅掌握芭蕾舞的技术层面,还能够运用有效的教学技能。这包括传授复杂概念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的能力。因材施教非常重要,因为没有两个学生是相同的。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需要有专门针对每一名学生的教学方法。

  芭蕾舞者通过训练为世界芭蕾的不断发展、创新与推进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赋予了芭蕾在现代文化中的现实意义。芭蕾舞比赛是顶尖舞者展示其技术技巧、艺术才能的舞台。那么,如何训练学生备战芭蕾舞比赛呢?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将技术技巧、艺术表现力和心理承受力的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就辅导芭蕾舞演员参赛的必要因素,我想着重强调全面训练、艺术修养和灵活思维的重要性。

  首先,是技术的精准度。辅导顶尖芭蕾舞人才参赛的核心应是对技术精准度的不懈追求。学生通过接受严格的训练来完善技术技巧、掌握复杂的舞蹈编排、打磨自己的动作。扎实的技术功底能够为在舞台上展现艺术魅力奠定基础。

  其次,是艺术性与个性化。尽管技术技巧具有重要意义,但最优秀的人才应当有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比赛往往推崇个性,鼓励舞者在表演中注入情感和个人诠释。在训练计划中,应优先培养舞者的表现力,用完美无瑕的表演吸引评委,同时以别具一格、引人入胜的艺术风格令评委折服。正如我前面所说,对我而言,艺术风格和对角色的诠释也许比娴熟的技术技巧更为重要。

  然后,是心理准备和应变能力。芭蕾舞比赛不仅是对身体的挑战,也是对心理的考验。舞者难免要应对压力、紧张和评委们注视的目光。因此,备战比赛的过程包括提高应变能力,帮助舞者在适应万众瞩目的同时,保持专注与自信。在过程中,教师应在方方面面对学生进行辅导,给予其建设性评价和改进建议。以此,学生可以不断改进,就能确保在比赛开始前,每一个细节——从姿势到表达,都能发挥到极致。

  最后,是舞台表现力和临场展示能力。除了技术技巧和艺术风格两方面以外,有效的训练还包括不断打磨舞台表现力和展示能力。舞者应学会如何与观众互动,才能将情感传达至后排的观众,并留下难忘的印象。备战比赛时要特别注意的不仅是表演内容,还有展示出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将舞者舞台风采的整体效果提升一个高度。

  总之,通过芭蕾舞比赛培养顶尖人才,是一个涉及技术技巧训练、艺术风格挖掘、意志品质塑造等方方面面的教育过程。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舞者会经历一个蜕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锤炼了他们的技术,还将他们塑造为充满活力、坚忍不拔的表演者。当这些才华横溢的学生登上比赛的舞台时,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名舞者,还有舞台之外,指导老师的丰富经验与谆谆教导,还有舞者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

  (作者系世界著名舞蹈家、北京舞蹈学院外籍教授,译者系北京舞蹈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