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在这块大地上摆过战场,我们在这里修筑天堂;穆桂英为宋朝大破天门阵,我们为人民降伏老龙王。”60多年前密云水库修建工地上劳动号子般的歌谣再度响起,拉开了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首演大幕。日前,该作品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连演两场,把北京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密云水库唱给观众听。
密云水库作为华北地区第一大水库,从承担防洪防涝功能到变成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已经众所周知了。但是这个大型水库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建设成绿水青山的聚水“宝盆”的?许多人并不了解。
《密云十姐妹》表现的就是这个故事。它以潮白河洪水暴发为故事开篇,密云当地群众为了锁住这条“恶龙”,纷纷响应国家要在此修水库的号召。其中以王秀兰为首的“十姐妹”主动报名投身修建水库一线。在20余万建设者的努力下,实现了大型水库“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目标,创造了人间奇迹。水库建成几十年后,主人公王秀兰和儿子在水库保护的长期目标和短期利益之间产生了分歧。面对开办养鸭场的儿子大能,王秀兰作为水库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动情劝说:“水是什么?水是我们的命根子啊!”从针锋相对到冰释前嫌,母子的矛盾与和解真实地表现出生态建设和思想转变的艰难过程。
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出品、北京演艺集团制作、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演出、密云区委宣传部支持,此前已经过1年多的孵化创作,从选题论证到大纲创作进行了多方研讨。主创团队前往密云水库展览馆、水库白河主坝、溪翁庄镇尖岩村等地进行采风调研。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表示,“密云十姐妹”的身影像是一个火热年代的缩影。他们共同留下的不只是今天的绿水青山,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写照。
该剧通过“十姐妹突击队”队长王秀兰的当代视角,回望1958年和1991年的往事,从筑水库到保水库,全景式地构建跨越60多年的生动史诗。艺术指导黄在敏表示,《密云十姐妹》通过过去和现在的鲜明对比,彰显时代精神的传承发展,通过河北梆子高亢有力的剧种特点,更好地表现水库的意义,展示人民的力量和民族的前进。为了让那个并不遥远的激情年代更加贴近当下人们的情感,使人们感受到水库背后蕴含的精神力量,导演李杰表示,我们不想仅仅讲述一个人人皆知的密云水库的故事,而是尝试通过人民治水、守水、护水的故事,寻找中国人自古至今不屈不挠、勇于抗争、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源头。
据介绍,为了将河北梆子的剧种特点与故事完美融合,唱腔设计李石条、曲同成与音乐设计朱维英选择了乡土气息与美感并存的风格贯穿整体,根据每个角色的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设计唱腔,凸显梆子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此外,音乐还加入了管弦乐队、多声部、大合唱等配置,增加了听觉的丰富性和情感的递进。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洪玲领衔主演,诠释主人公王秀兰从20多岁到50多岁的人生轨迹。此外,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艺术总监、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英会以及一级演员杨秀琴、金民合等携手剧团众多青年演员出演,以贴近生活的现代戏展现了河北梆子的剧种特色和悠长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