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温子仁导演的《海王2:失落的王国》日前正在上映。在《海王》第一部中,“海底《阿凡达》,水下潘多拉”般宏伟瑰丽的画面是该影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海王2:失落的王国》着力放大了这一点,并推出了3D版续集。出乎意料的是,观众对3D版的《海王2》并不买账,相关平台上出现了不少对于画面的吐槽,例如“叠影”“模糊”“亮度不够”等,甚至有观众说“不如去看2D”,《海王2》的票房和口碑呈现双双遇冷的局面。
其实,3D电影遇冷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此前不久,3D版的《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也屡遭差评。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些影评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失望”,很多观众评价影片“故事过于单薄,人物过于简单,情节几乎没有。3星全给特效和画面”,点赞最多的评论之一则是提醒片方“不要再卷画面了,先讲个好故事吧”。
除了社交平台上观众主观感受上对3D电影的质疑,一项关于3D电影实际盈利情况的调查也指出,目前3D版电影相比2D版电影盈利能力在下降,从一些票房数据上看,不断增加的3D银幕数量虽然增加了3D电影的总收入,但每块3D银幕的吸金量仍被稀释。无论是观众的观影体验还是电影市场,3D电影的热潮近年来似乎正在退去。
事实上,3D电影的问题由来已久,只是随着近年来观众对3D电影的新奇度下降而暴露得越发明显。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3D电影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票价贵。一般来说,一部3D电影相较于普通的2D电影往往要高50%左右。其次,观众在观影时还需要额外佩戴3D眼镜,这些眼镜有的由影院提供,有的可以自行携带,但无论哪种方式,影院的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另一个问题是3D电影的观影体验参差不齐,目前除了裸眼3D,一般的3D电影都需要佩戴3D眼镜观看,而大多数3D眼镜佩戴舒适度不高,有些还会框住画面影响观感。并且3D电影的原理是利用双眼的视差形成立体感,不少观众会产生眩晕感和呕吐感。同时,3D电影对座位要求更高,在影院中实际观影效果好的位置并不多,位置不合适也会影响观影体验。
除了上述技术和成本问题,3D电影市场的不规范也在消磨观众对3D电影的热情。目前,市场上大量的3 D电影其实是“伪3D电影”,即由2D电影通过后期技术转制成3D电影,很多转制后的3D电影在亮度和色彩方面远远比不上2D电影,实际观影效果并不好。在这类电影中,3D电影成了赚钱的噱头,甚至在3D电影刚进入中国时为了迎合市场还出现了“中国特供3D版本”,比如《超体》《机械战警》《超验骇客》等。
此外,3D电影还存在着一个本源性的问题——技术和艺术的平衡问题。3D电影受到追捧最根本的原因是创新了电影的表现形式,即采用立体化的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沉浸式体验电影艺术。但电影本身就是视听艺术,正如有研究者所提到的“电影的本质之一就是通过平面来制造纵深立体错觉。场面调度与摄影手法也大多是以此为目标的,而平面本身其实已经能制造出足够的真实感”。所以,3D技术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画蛇添足”。当然,3D技术仍有其独到的优势,尤其是在呈现魔幻、科幻类题材时。这类题材的影片对视听效果的要求很高,3D技术恰好能够制造出其所需要的氛围。《阿凡达》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此后的3D电影也大多选择这类题材制作。但值得玩味的是,《阿凡达》这部电影虽然频频摘获“最佳视觉效果奖”“最佳摄影奖”等技术类奖项,却难以获得“最佳男/女演员奖”,与“最佳影片奖”更是无缘,其他3D电影的境遇也大多如此。由此可见,3D电影的成功主要是依靠画面,在内容上还有待提升。这一现象与观众对近年来3D电影的“吐槽”——很多3D电影在画面上颇受好评、内容上饱受诟病不谋而合。因而也可以看出无论是大获成功的3D电影,还是“遇冷”的3D电影,画面精美有余、内容精良不足是一个普遍问题。
归根结底,“画面”与“内容”的矛盾其实是“技术”与“艺术”的矛盾,技术飞跃未必能带来艺术的长进,电影本质上仍是内容为王,画面再“立体”也救不了内容的“扁平”。因此在综合艺术效果上,3D电影并不一定比2D电影高明,评判的标准还是要落到艺术内核上。当3D电影在形式上的“新奇热”渐渐退去,电影作为一门人文艺术的“人文”属性需要被重新审视和重视。科技可以为文艺赋能,但文艺的灵魂始终是精神性、审美性的,艺术创作无论何时都不能买椟还珠,舍弃文艺最本源性的“人文”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