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主题发言
  来源:中国艺术报

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引领电视和网络视听艺术高质量发展

范宗钗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新时代文化文艺和文联协会工作的重要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行动自觉,引领广大电视和网络视听艺术工作者切实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共同谱写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要立足于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我们要着力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推动学用结合,不断加大宣传阐释力度,持续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引领包括“文艺两新”在内的广大电视和网络视听艺术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二是要贯穿于行,引领广大电视和网络视听艺术工作者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奉献更多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振奋民族精神力量的电视艺术精品力作;要秉持开放包容,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电视作品,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坚持守正创新,积极面对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三是要强化于效,切实提升中国视协凝聚力引领力影响力。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精心组织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大学生电视节等重大评奖节展活动及系列品牌活动;聚焦“做人的工作”核心任务,将教育培训作为业界思想政治引领和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形成山清水秀的行业风气;充分发挥“两个优势”,着力提升主席团、理事会履职能力及会员服务管理水平,牢固树立全国视协“一盘棋”的工作理念,努力建设电视艺术工作者温馨和谐之家。

 

以“文明之美”促进人类文明“美美与共”

向云驹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人类文明的趋势、路径、目标作出了重大判断,是贯穿过去、现在、未来的总体性、整体性、贯通性的文化思想、理论、战略。“文明之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明的美学本质、美学属性和美学关系的确认,这个崭新的判断敞开了文明的美学空间。正如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文明之美集中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等经典著作和文学、音乐、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之中。”深刻把握艺术与文明互为表里、互相成就、互动共生的关系,有益于我们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调动艺术的文明基因力量,强大文明的精神力量和文明影响力感召力。

  以艺术的“文明之美”推进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促进人类文明“美美与共”,有几个重大的文艺责任需要文艺工作者勇敢担当、勇毅作为。一是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把中华文明中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结合当下中国人民史诗般的实践,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文明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二是厚植深广的天下情怀,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创作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文艺作品,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三是以文化人,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沟通世界。文艺要发挥民心相通的独特魅力,加强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促进各国文明对话,以艺术之美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创造更多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奋进新征程 担负新使命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文艺新篇章

杨守卫
(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

  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更有基础、更有条件、更有责任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和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文艺文联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一要循迹溯源学思想,深刻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把文化建设纳入“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为浙江量身打造文化大省建设“八项工程”,提出繁荣发展浙江文艺“五个必须”要求,为推动浙江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兴盛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我们要在饮水思源中倍加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在循迹溯源中系统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萌发形成、探索实践、丰富发展的过程,特别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整体框架中,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导推动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

  二要牢记嘱托再出发,准确把握浙江文艺工作的目标定位和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提出,浙江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赋予浙江文艺界新的文化使命。我们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锚定文艺工作新方位,在深刻领悟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中找准文艺创作新坐标,在推进“两个结合”中打开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积极参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浙江探索“十大行动”,用艺术实践贯通文明底蕴和时代主题,努力推出一批彰显当代审美旨趣、赓续浙江文化根脉、标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艺精品。

  三要感恩奋进勇担当,奋力展现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文艺篇章的新气象新作为。充分发挥文联“两个优势”,切实把“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深度贯通起来,着力在重塑文艺工作机制、推动重大主题创作、激发文艺队伍活力、打造艺术乡建省域典范、推进文艺交流互鉴等方面下功夫,团结引领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勇扛新使命,勇攀新高峰,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积极贡献。

 

“文艺两新”传承中华文脉新征程新使命

邹 瑾
(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文艺两新”作为新时代民间涌现出的新的文艺组织和文艺群体,对中华优秀文化具有天然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传承中华文脉的现代实践中发挥着民间文艺生力军作用。“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不仅打开了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阀门,也为“文艺两新”传承中华文脉提供了新境界和新机遇。这支队伍以自身的艺术创作和文化服务来闯市场、求生存、谋发展,其传承中华文脉的力量日趋强大。

  “文艺两新”传承中华文脉要做好“五字”文章。传承中华文化之“道”,进一步延续中华先进文化之根,广泛传承具有时代意义与历史价值的思想精神。传承中华文化之“技”,进一步流传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艺两新”是掌握、实践和传习中华文化之“技”的主力军,以“技”传承文化基因,以“技”延续中华文明根脉。传承中华文化之“物”,进一步保护民间文物与文化遗存。“文艺两新”以自身的民间力量优势,促进历史文物和文化遗存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传承中华文化之“文”,进一步传袭优秀传统文艺与典籍。“文艺两新”善于从浩瀚的优秀典籍中汲取能量,推动艺术创造力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传承中华文化之“俗”,进一步弘扬公序良俗与社会公德。“文艺两新”要始终坚持弘扬公序良俗,涵养传统美德,传承优良家风与风俗。

  强化统筹引领,进一步提升“文艺两新”传承中华文脉的实效。近年来,对“文艺两新”的统筹引领不断增强,可继续强化“文艺两新”传承中华文脉的保障机制,坚持体制内外一视同仁,大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强化行业统筹管理与服务,帮助“文艺两新”克服自身短板,提升文联对于“文艺两新”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构建“中国演剧体系” 担当戏剧艺术的时代使命

郝 戎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为新时代新征程文艺事业发展指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道路,同时也向文艺工作者们提出了如何展现文艺新气象新面貌的时代课题。

  面向新时代,中戏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文艺方针,以服务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为己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构建“中国演剧体系”,以期解答“如何在弘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的基础

  上发展新时代文艺,创造最新最美的戏剧艺术”的时代命题。

  构建“中国演剧体系”,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戏剧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思路。人民群众的欣赏水平和对于艺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所承担国家戏剧艺术发展任务的艺术院校,探索构建“中国演剧体系”,成为了我们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艺术创作有“高原”缺“高峰”问题的一份重要“答卷”。

  构建“中国演剧体系”,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中国演剧体系”强调学习传统戏剧艺术丰富的表现力,重视吸收其中的文化和哲学内涵。在坚持创作、表演“形合”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意合” ,守正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的戏剧艺术道路。

  构建“中国演剧体系”,是对一代代戏剧人探索和实践的历史传承。面向新时代,中国戏剧无论创作实践还是理论建树,都需要突破、拓展和革新——在前辈丰厚积累的基础上,通过丰富表现形式揭示舞台创作内在规律,进行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美学表达,在形成“中国演剧学派”基础上进而构建“中国演剧体系”。同时,将智能科技作为重要支撑,以数字艺术科技手段助力演出呈现的创新与发展,拓展戏剧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使之成为中戏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路径和实践抓手。

 

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的贯穿性

王廷信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是站在世界视野和历史高度,从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与生命力的角度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中国传统文艺思想集中体现在对“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的认识基础上所生发的对“和”的审美理想的追求上。《尚书》所言的“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从教育意义上讨论艺术问题,旨在用艺术教育青年人养成平和性格。但仅止于言志,尚不能达到理想之和。所以,中国传统文艺思想又有“文以载道”的传统。

  孔子在《论语》中指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所言之“道”是建立在仁德基础上的道,是让人不脱离仁德而又与特定技艺相伴随的道,也是追求“大和”的道。刘勰的《文心雕龙》承接了对“大和”之道的追求,认为自然乃是“道之文”,进而认为自然之道“惟人参之”,指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强调人对“大和”之道的参悟价值,进而强调“道”是人心参悟之后的心得,有心得才能立言,进而才能使“文明”,从而透露出“文以明道”的基本道理,启发了后人所讲的“文以载道”的文艺的基本思想。诗言志,志成文,文载道,道求和,体现出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的基本体系。

  近代以来,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从“全盘西化”到“中体西用”,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到“守正创新”,基本呈现出中国文化从被动到自主的自我调节机能,体现出当代中国人思考文艺问题时的文化自主性。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诗以言志,可言人民之情志;文以载道,可载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之大道。显示出中国传统文艺思想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强的贯穿性,成为我们在文艺道路上坚持文化主体性的自信依据。

 

深刻理解把握大时代观之“大”

高长武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副主任、《党的文献》副主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相比我们常说的时代观,大时代观的要义就在一个“大”字。深刻理解把握大时代观之“大”,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树立大时代观并自觉在大时代观视野下推进工作、担当使命的必然要求。

  可以从四个维度理解把握大时代观之“大”。大时代观之“大”,从时间维度看,主要就在于思接千载,贯通过去现在未来、连接昨天今天明天;从空间维度看,主要就在于视通万里,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胸怀天下;从历史主体维度看,主要就在于以文化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世事演进维度看,主要就在于以文弘道,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具体察规律。

  这四个维度各有侧重、有机统一,分别从时间之长、空间之广、主体之众、察事之深的侧面共同诠释大时代观之“大”,也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树立和坚持大时代观的内在要求。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必须以思接千载的长远历史眼光,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从我们党的百年奋斗与远大理想、中华民族历史巨变与千秋伟业的历史纵深处,以视通万里的宽广世界眼光,把“两个大局”作为谋划文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又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任务;以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为根本价值取向,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深扎根人民创造历史的火热生产生活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思想武器,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变幻难测的时代风云看到并抓住事情的本质,探察和弘扬历史发展与时代进步之大道正道至道,努力创作出贯通古今、胸怀天下,兼具理论深度、历史厚度、时代高度、文明温度,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文艺作品。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认真履行国有文艺院团新使命

景小勇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金秋十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我们在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国有文艺院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艺现代化过程中的时代表达,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活力,履行好文艺院团的新使命。

  国有文艺院团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艺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艺权益的主力军,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国家文化形象的主体承担者,是引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时代潮流、体现社会主义文艺价值取向的“国家队”。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文化战略层面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明确要求,国有文艺院团应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成为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中坚力量,当好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排头兵”。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是一个有着70多年光荣历史和深厚积淀的国家艺术院团,集团以创作为核心任务,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时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坚定文化自信,秉承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开展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艺术生产,努力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更好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集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在艺术创作中,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努力创作生产更多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舞台精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宣传践行引向深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艺术表达

——以越剧《新龙门客栈》为例

陈丽君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演员)

  今年是女子越剧诞生一百周年。作为青年演员,女子越剧一代代前辈们敢于为先、勇于跨越的精神时刻鼓励着我。我也时常在想,我们这一代,应该如何赓续传统,承担青春使命呢?

  今年,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火爆“出圈”,自3月底上演至今,130余场演出场场爆满,有80%的观众此前从未看过越剧,抖音直播近千万人次观看。我在剧中饰演贾廷一角,也因此幸运地受到了许多网友的关注。

  如果说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破圈”有什么秘诀,我想,就是“守正创新”。

  越剧《新龙门客栈》的新,是显而易见的——沉浸式舞台氛围的塑造,演员与观众的“零距离”,经典电影影像元素的运用,舞台结构的巧妙构建……作为演员,我们在表演上,也在传统戏曲程式化的表演之上,有了更多细腻、即兴的“体验式”演绎。此外,出品方百越文创和一台好戏以“文艺两新”组织的形式,也为这出戏提供了在组织结构、运营模式以及融合新媒体上的全新尝试。

  然而,“守正”依然是它的核心——在声腔上,剧目根据演员特点,保留了不同越剧流派的基调;主题曲上,使用的是越剧最早期的“吟哦调”;而观众们喜闻乐见的摸黑对打、酒桌过招,其实都借鉴了传统戏曲的套子。演员们在舞台上的亮相、步伐、举手投足,都是戏曲的基本范式,没有长年累月“四功五法”的训练,呈现不出这样的舞台效果。是传统戏曲的根,滋养了今天天马行空的创新。

  归根结底,越剧《新龙门客栈》的走红,是建立在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基础上的,是社会各界人士和文艺战线的工作者们共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我们青年演员,唯有坚持不懈地苦练本领,提升自我,才能传承、传播好女子越剧的东方美学,让传统文化成为当代观众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
推进琵琶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周 剑
(吉林省辽源市显顺琵琶学校校长、辽源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我是来自吉林省辽源市的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所在的辽源市是被国家文旅部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双命名的全国唯一一家“中国琵琶之乡”,我所在的辽源显顺琵琶学校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琵琶艺术专业学校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定的唯一一家“全国琵琶培训基地”、文旅部命名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从辽源市琵琶文化艺术近10年发展历程和显顺琵琶学校的教学实践,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才能不断推进琵琶艺术繁荣,铸就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新辉煌。

  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筑牢艺术理论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一个重大的决策,不仅在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同时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也具有伟大的里程碑意义。

  我们将把握传承核心要义,坚持文化守正创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拿琵琶弹挑速度来说,一直是国内外琵琶教育家、演奏家苦于攻关和探索研究的重大科研课题。显顺琵琶一直在探索中前行,在攻关中破解,创造性地研发出独具特色的“显顺琵琶弹挑速度演奏法、教学法、训练法”,在琵琶基础教学领域独树一帜。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应永不停步,新时代的青年文艺工作者唯有弘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才能不断迈向艺术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