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演奏家风采(三)
  来源:中国艺术报

柳鸣:为年轻演奏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柳鸣演奏《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能入选“艺苑撷英——2023全国优秀青年弦乐人才(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展演”,我非常荣幸。如今优秀的年轻音乐家越来越多,但能有一个可以进行高质量对话交流的平台却很难得。所以,愈加觉得能与来自全国的12位优秀青年弦乐演奏家,在这个舞台上坦诚地沟通音乐、传达音乐态度,并与优秀的指挥合作,奉上一场专业的演出,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对于年轻音乐人而言,成长不仅需要长久的时间,也需要外力的支持和一个能让自己被看见的广阔舞台。对此,我深有感触,我曾连续5年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首席,自此开始被更多人关注,虽然有压力,但这个平台为我提供了更大的动力和施展空间。今年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季开幕音乐会,由指挥家、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指挥,上半场我作为独奏演出了改编版的伯恩斯坦的《西区故事》,并加演了犹太作曲家阿赫龙创作的《希伯来旋律》,下半场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时,我又要坐回乐队拉协奏,这种在舞台上身份和位置间的快速切换,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历练。如今我依然还记得观众掌声响起时内心的那种释然,感受到被认可时的那种感动,对于一名年轻的音乐人而言,我们能达到的艺术高度除了自身技艺的支撑,更需要舞台的支持。

  过去我与指挥家景焕已经合作过不下5次,这次展演我们再次同台,在排练时我们之间早已建立的那种默契让我们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展演中,我演奏的是圣-桑作曲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之前我与景焕也合作过。作曲家圣-桑共创作了3部小提琴协奏曲,均题献给杰出的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萨蒂,其中《第三小提琴协奏曲》通常被认为是最有名的一部,也是圣-桑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中最常演奏的一部。这次我们演出了第一乐章,这一乐章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节奏和旋律间的律动非常富有戏剧性,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诗意,但音乐性格上又有开门见山的特质,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

  此次展演为像我一样的年轻演奏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我心怀感激。在接到演出的通知时,与我今年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季中的独奏音乐会时间发生了冲突,都在11月23日,但我和团里商量后,最后决定将独奏音乐会延期,也正因为“艺苑撷英”的舞台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和重要的机会。

 

沈子钰:用更美妙的音乐与观众交流

沈子钰演奏《组曲,为中提琴与乐队而作》第四乐章

  此次“艺苑撷英——2023全国优秀青年弦乐人才(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展演”,我演奏的曲目是美国作曲家埃内斯特·布洛赫创作的《组曲,为中提琴与乐队而作》第四乐章。布洛赫的这首中提琴与乐队的“组曲”,可以说是他创作历程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首作品创作于1919年,而布洛赫选用中提琴这种乐器来表达他的内心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与情感,别有深意。作曲家用这部作品映照出了自身对民俗音乐的想念和对东方文化的着迷,尤其是我演奏的第四乐章,原本称为:“Land of the Sun(China)”(“太阳之地(中国)”),曲风在幻想与现实中不断交互,是具有浓郁现代性特色与东方色彩的作品。

  在此次展演中,能演奏这样一部色彩斑斓的作品,对我来说是一件荣幸的事情。在演奏的过程中,我感到中提琴与乐团之间的交流是非常密切的,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声部,更是在与乐团的呼吸与音乐流动中,对话般地穿梭着时间的灵性与气息。当第一个音符从指挥家景焕老师的指挥棒一落下开始,布洛赫作品中诠释的美好的故事,已经娓娓道来,在清晰、欢悦的想象画面中,我也仿佛进入这个作品的情境中,对作品中描绘的热情、美好充满了向往和期待,音乐此时就像曙光般洒落在演奏厅的上空。

  值得一提的是,布洛赫的这支作品的编制其实是非常大的,所以对于音域表现不是特别明亮的中提琴这件乐器而言,作品的演出本身就具有意义深刻的实践性。在排练的过程当中,我也及时与指挥家进行沟通,从排练前就对乐句、音色的处理进行探讨,最后呈现出这样一首充满力量与对话的作品,探索了在宏大的音响中,如何更好地展现中提琴音色的多种可能性,收获了珍贵的经历。

  我在15岁获得第11届英国莱昂内尔·特蒂斯国际中提琴比赛第一名,成为史上最年轻摘得该比赛桂冠者。此后,陆续又参加了许多国内外的比赛及巡演、独奏等,也受邀在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美国林肯中心以及肯尼迪演艺中心等成功举办个人音乐会,同时也与吉顿·克莱默、史蒂文·伊瑟利斯、安德烈斯·席夫等众多音乐家合作室内乐。这些经历,为我的音乐艺术之路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作为上海音乐学院一名在读中提琴博士生,入选“艺苑撷英”展演,对我来说亦是莫大的殊荣和鼓励。本次展演, 13位来自四面八方的演奏家互相交流、切磋技艺,舞台上,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阶发出的不同的美妙声音,让我们增进了对不同器乐的了解。我想,“艺苑撷英”展演活动的举办,不仅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让我们能有如此好的平台去发挥手中的乐器之美,通过演奏,与乐器交流、与音乐交流,更与现场的观众交流,沉醉于音乐世界无与伦比的美妙中。

 

黎雨荷:传播中国音乐文化之美

黎雨荷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节选)

  十分荣幸能够入选“艺苑撷英——2023全国优秀青年弦乐人才(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展演”,主办方为我们青年弦乐演奏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同台献艺、展示和交流的机会,也是一次非常宝贵的青年演奏家间相互学习的机会。在现场,我非常认真地聆听了每一位入选演奏家的演出作品,在享受精彩纷呈的乐声的同时,他们的现场表现力、处理音乐的方式也给了我很多思考。

  我出身于音乐世家,是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第一届管弦学科的学生,后来我在欧洲留学近10年,于近年回到我的母校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在西方多年求学的经历,让我了解和学习到西方古典音乐的精髓,而从小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和在国内奠定下的扎实的艺术基础,更让我对中国的音乐之美,尤其是五声音调的耳濡目染,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因也深深植根于我的艺术血脉中。

  在中国音乐学院任教的同时,我也深耕于舞台。近年来,作为独奏与国内外一线交响乐团有过多次成功合作,先后举办了50余场个人独奏会全国巡演,发布了多张个人专辑。在大力推广现代音乐的同时,我更希望将传承与创新的精神融入我的演奏当中。在我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演奏中国音乐作品的经验,也尝试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所以,在这次“艺苑撷英”的展演中,我选择了展示《梁祝》这一经典的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曲目,是想通过演奏这部作品,表现中国传统音乐之美,并向老一辈艺术家致敬。

  《梁祝》历经了数代人的演奏,有很多成功的演奏版本。此次展演,我在充分汲取前辈们演奏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探索的二度创作,希望通过自己的演奏可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对作品注入我的思考和见解,以期守正创新、赓续经典。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艺苑撷英”这一国家级的重要展示平台上,我们既要表现出新一代演奏家的风采,更要通过音乐忆往昔、看今朝、望来路。未来,作为演奏家,我将进一步致力于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不断完善自身的演奏水平,在从艺道路上砥砺前行;作为教师,我会将自己的演奏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为新时代培育出更多的音乐人才,用小提琴更好地讲述中国音乐故事,传承传播好中国音乐之美。

 

陈曦:要成为观众的“弦外知音”

陈曦演奏《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第三乐章

  此次入选“艺苑撷英——2023全国优秀青年弦乐人才(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展演”的13位演奏家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观众呈现出了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作品,同时也展现了不同乐器的音乐属性。音乐家们用最真诚的态度把最美好的音乐献给最值得尊敬的观众,为广大听众带来有规格、有温度的青年弦乐之音,成为观众们的“弦外知音”是我们演奏的不懈追求。

  此次展演,我演奏的是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二、第三乐章,这部作品也是我在17岁时代表国家在“第十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的指定演奏曲目,虽然已经21年过去了,我也从当年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高二学生成长为中央音乐学院教师,从中国“本土制造”选手成为归国留学生,时间和阅历都让我对音乐的认识和这部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回首当年,17岁时的我更多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恩师林耀基教授严格且科学的指导下,每天都练琴6小时以上,在以为国争光为己任的精神引领下,我得以把柴可夫斯基这支协奏曲的热情和光彩充分展现出来,最终在比赛中得到认可。可以说,当时的演奏是为了获奖而拼搏,而现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文艺工作者,我更多体会到了柴可夫斯基在音乐上对“真情”的追求与表达,那就是应该为观众演奏“真情”的音乐。

  柴可夫斯基当时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无论是瓦格纳、勃拉姆斯还是斯美塔那、德沃夏克,都在竭力把自己民族的音乐传播到全世界,让世界了解自己本国的音乐精神和力量。而柴可夫斯基本不是音乐科班出身,他一生经历诸多磨难,他的音乐品位一度受到质疑甚至诋毁,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动摇过自己的创作风格,也没有因为别人的刻薄评价而恶语相加,而是潜心创作,用每一段充满内敛而真情的旋律最终赢得人们的尊重与认可,因为只有“真情”的音乐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他靠着对音乐的赤诚初心,和对待每个友人的善良,让全世界对俄罗斯音乐充满敬畏。

  近年来,通过各个方面的学习和阅历的增加,使我认识到,自己也要时刻保持对艺术的赤诚初心,更多地去追求作品的内在价值。音乐不仅是外在的表演形式,更多是内在的深度和广度。社会在多元化发展,我们应该抵住诱惑,应该坚持做一名有“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的文艺工作者。作为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让学生在课堂中和舞台下都能感受到老师严谨的学术精神和高水准的艺术素养。这样才能履行“立德树人”的教师职责,为观众培养高水准的文艺工作者。作为“艺苑撷英”展演的一分子,我们还有很多责任和使命,一方面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保持艺术水准,珍惜这份荣誉。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多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音乐,不辱使命,为广大观众带来有规格有温度的青年弦乐之音,成为观众们的“弦外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