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笔谈摘编(三)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根基

李明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四川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

  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艺评论事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

  一是理论视野的宏阔观照。树立“大历史观”,树立“大时代观”,树立“核心价值观”,树立“胸怀天下观”,在更广阔的理论坐标中分析把握我国文艺发展趋向和对世界文明建设的独特价值。

  二是现代文明的时代使命。文艺评论总是站在时代的潮头去洞悉历史与现实的本质特征,从而感应和回应文明形态的形塑特质,为文明的火炬注入新能源和瑰丽光耀。因此,新文艺评论焕发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勃勃生机和强大活力。

  三是传统文化的根脉融通。提炼具有中国特色文艺评论的标志性概念和符号,如中国哲学为文艺评论提供了观察世界和现实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民富国强”“以民为本”“政通人和”等思想连通了文艺评论关注当下经济社会的民族意识和价值取向;中华生态智慧为文艺评论开展生态文学艺术研究提供了中国式思维方式和评价尺度。

  四是审美价值的民族风范。中华美学精神既有艺术哲学,又有文艺理论,如孔孟、墨子、荀子等艺术辩证法思想,历代文论所形成的“比兴说”“感物说”“文气说”等众多美学观念打开了古今融通的思维之门,为新文艺评论的哲思掘进提供了富矿。

  五是创作评论的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根本规定性。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文艺评论在提升人民群众文艺鉴赏水平、不断丰富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独特功能。

  六是专业批评的方法变革。构建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需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标准,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理性,坚持文艺评论的专业性权威性引导性,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

 

文艺评论提高质量,需要提高站位

李树峰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但具有世界观意义,也具有方法论意义。这个方法论,首先是站位问题,站位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实践的基础上,站位在中国崛起、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互鉴的国际大环境中,站位在中华文化的千年视野里研究中国当下的问题。在当前文艺评论实践中,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首先要把站位提高起来。

  第一,提高历史站位。站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看文艺现象,可以发现更加深层的规律。尽管创作是现实的,作品是具体的,艺术家是个体的,但他们的创作受关注、作品受欢迎的内在因素,则有思想和文化内在基因、母题和结构在起作用。在历史的高点上看时间长河中的现象,容易摆脱利益、圈层的局限。

  第二,提高空间站位。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问题。中国的崛起,自然靠中国人自己奋斗,但也要看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对待我们的态度和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文艺现象发生和作品传播,已经超越国界。研究文艺,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高点位上看人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合点上看中国人百年来乃至当下的实践,这样才能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站位相接近。

  第三,提高主体性站位。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又在“两个结合”中焕发出巨大生机和活力,所以要提高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当下文艺批评提高质量,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艺术实践和当代艺术实践,用中国的道理总结好中国的艺术经验,把艺术经验上升为艺术理论,自主建设有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艺术学科和话语体系。

 

在文明互鉴中繁荣发展中国文艺

汪涌豪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人类文明彼此影响,儒家文化就深刻影响了欧洲的启蒙运动,中华文明也曾受惠于印度与欧洲文明。基于独特的文明养成,中国人对“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从来有清醒的认识,故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其要义就是承认文明的多样性。正是秉承这种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并将其视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文明互鉴论无疑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以文艺为工具,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进世界对中国发展背后的理念、思想和价值的理解,文艺工作者要做的工作有许多。

  中华文明滋育下的中国文艺有强烈的现实关注和淑世理想,有统合诗礼贯通文质的愿望与追求,既将文艺看成是个人的爱好与修养,更能体察其系于时代盛衰、反映家国治乱的教化作用。故怀经世济民理想,扎根自己生存土壤,凝聚着国家、民族智慧和追求的文艺主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了解世界各文明体的文艺主张与理想,由此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不固守前见、过持主见、惑于偏见,真正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今天人类已由“独白时代”进入“对话时代”,我们要继承中华文明重“自性”尊“他性”的传统,发展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只要我们认真贯彻文明互鉴的理念,一定能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迎来文艺“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新局面。

 

担当新的文化使命,文艺评论应靠前站位

张德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这些年来,就文化领域所发生的变化,作为文艺评论工作者,我切身感受到,正确历史观和文化自信正在成为文艺的重要思想内涵,健康的审美风尚正在形成,审美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可喜变化。这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化建设的引领下发生的。

  正本清源,树立科学的文化价值观。市场经济环境中,如何看待文化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这要求文艺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明确了文化产品的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关系,阐明了一种科学的文化价值观,从文化价值观上正本清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确立了科学的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

  文化自信,确认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到文化繁荣兴盛与民族复兴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多次语重心长强调文化自信,就是认识到文化与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精神力量、精神独立的根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为中华文明在世界各文明中确立了自己的主体性和平等对话地位,将会极大促进中国文化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守正创新,担当新的文化使命。为了更好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内涵落实到文艺评论中,以文艺评论促进文艺的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文艺评论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面对文化现象、文艺作品及时发出声音,激浊扬清;改进文风,建立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积极展现中华文明主体性和中华美学精神;靠前站位,发挥更积极、更主动的作用,为文艺的健康发展、文化的繁荣兴盛鼓劲助力。

 

在中华文脉上深耕“两创”,助力新时代舞蹈建设

茅慧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舞台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所提出的“七个着力”要求,显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最新标志性成果,既有明晰的思想体系的理论根源,又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持续迭代更新的最新经验提纯,还是一个在中国全面发展进步实践中不断展开、印证、进阶的开放式顶层设计系统,必将对今后包括舞蹈文化建设在内的我国文化建设起到统领全局、务实具体、影响深远的指引作用。

  尤其是“两个结合”指导思想和“两创”文化发展方针明确提出和具体落实后的近一个时期,民族舞蹈创作在新时代条件和环境下,更加潜心深耕传统文化沃土,努力提取传统文化中具有永恒价值理念和美学积淀的元素,又以各族人民当下最鲜活的精神气质和最新颖的艺术样式予以精彩呈现。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脉,龙飞凤舞的五千年中华舞蹈文明,积累了丰富的静态和动态的身体文化。新时代以来,在党中央“两创”方针指导下,当今的中国舞蹈工作者深入探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舞蹈文化元素,追本求源、正本清源,反复论证、全情投入,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今年十月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参评作品就呈现出各民族舞蹈争奇斗艳、丰富多姿的大好形势,在业内外广大观众中赢得很好口碑。各民族舞蹈集群式整体出现跨越式艺术提升。

  深刻领会、理解、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纲领,是创造和打磨现代艺术、现代舞蹈的锁钥和利器。这已经为实践成果所印证,也必将成为未来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全力提速增效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