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网站公布了《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已有中华老字号进行全面复核。根据通知,55个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一些网友评价,某些老品牌“早该摘牌了,又贵又难吃”“‘老字号’本就不该是‘铁帽子王’”……此事引起广泛关注,更将“老字号”这个蕴含工商业特色和浓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品牌创建及赓续传承话题推到了公众面前。
在大众印象当中,老字号往往历史悠久,有着较为深厚的底蕴。一方面,它们在工商业细分领域有着工艺技术独特、设计制造精良、产品服务优质、营销渠道高效等一系列鲜明标识,因此大多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在满足人们消费需要等方面长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它们大多具有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凝聚着许多人的情感记忆,有着良好的口碑,承载着历史文化、地域文化、非遗文化、知识产权以及民俗风情、社会变迁等丰富信息,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优质样本和独特载体。这让它们形成了独特的商业价值和消费魅力,甚至成为了不少人的精神原乡。
自然而然,老字号被人们寄予了厚望。近些年来,各级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着力加强老字号的品牌传承和保护,持续推动其创新发展。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比如,部分老字号品牌渐趋老化、产品创新力不足、营销渠道滞后,随之营业收入也逐渐下降、市场份额缩减、顾客持续流失,甚至出现经营异常。还有个别老字号“倚老卖老”而深陷质量泥淖,“为老不尊”而店大欺客,扰乱市场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好政策本是为了推动优质品牌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可有的老字号却渐渐丢了根本,丧失了进取心和发展的动力,“躺”在老字号的招牌上“等靠要”,显然背离了政策扶持的初衷和品牌发展的潮流趋势。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增强,新国货品牌正迎来百舸争流、百花竞妍的时代。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需要更高品质、更有底蕴、更体现时代生活潮流的产品。在此环境下,产品求新求变不断升级是大势所趋,老字号后有传承文化、发展品牌的使命,前有不断迭代的新产品竞争挑战,就更应该努力作为,才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美好的“生活味道”。在媒体报道中,相关人士就表示:“中华老字号的‘荣誉’不是一劳永逸的,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摆资历’‘吃老本’。”
今年2月,有关部门就联合发布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提出要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中华老字号名录。此次复核通知将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不仅是相关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的体现,更是对相关品牌有负于老字号称谓的惩戒和对其他老字号的鞭策和警示。爱之愈深,故而责之愈严,相关品牌更要领会到其中的良苦用心,知挫而后勇,分析原因,汲取教训,改善经营,奋起直追。即便是没有直接相关,也要深知使命,积极作为,为创建更多优秀品牌、提供更多优质产品而持续努力,为成就未来的老字号而不断擦亮新招牌。
百年老店绝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建成的,老字号的招牌更不是可以从此一劳永逸的铁券,一切都来之不易,一切都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才是中华文化价值的精义所在和老字号行稳致远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