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起来!拥抱中国人独特的街头浪漫
——2023年全国广场舞之夜印象
栏目:特别报道
作者: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这里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这里是群众的舞台、人民的秀场——这个秋天的最后一个夜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公园民族大联欢广场上星光璀璨、灯火辉煌,文旅部公共服务司联合贵州省文旅厅、贵阳市政府主办的2023年全国广场舞大会成果展示——广场舞之夜,在涌动的人潮中上演了一场属于大众的文化艺术盛宴,知名艺术家与普通群众共唱共舞,耄耋老人和稚气孩童同跳同欢,如火的热情把冬夜降临的微寒彻底驱散……来自全国六大片区的25支广场舞团队展现的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广场舞,让传统与当代彼此映照、民族与民间相互交融。以此书写的这篇大文章中,承载着怎样的匠心和力量!投射着怎样的夙愿与追求!传达着怎样的目标与期冀!

  以“中国圆”“同心圆”,打造全民共舞、有你有我的“大舞台”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伴着贵州苗族歌手阿幼朵、蝶当久唱响的《最炫民族风》,身着亮丽各民族服饰的贵阳百人舞蹈团在圆形主舞台开怀起舞,台下欢呼舞动的六大片区展演团队,形成以主舞台为核心的层层“同心圆”——借此,“圆”成为既外显又内涵的开场节目及广场舞之夜追求的文化内核。

  “‘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代表人们对圆满、团圆的渴望和追求,以‘圆’造景,舞蹈中也会有‘圆’的运动轨迹,这些会共同呈现出‘同心圆’。”广场舞之夜总导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视频创作部副主任宾芳如是阐释主舞台造景以“中国圆”为核心打造360度全景舞台的创意理念。

  而舞蹈和群文界专家从中读出的,还包含“圆”之于广场舞的重要性。“广场舞就是应有四面观众,圆形舞台才有广场气氛。”中国舞协民族民间舞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文化馆协会广场舞蹈委员会艺术顾问阮兰玉说。而北京歌剧舞剧院一级编导、山西省文化馆艺术总监何晓彬则表示,“广场舞不是镜框式舞台AB面的演出,大家围拢着中心舞台,这种形式感最符合广场舞的特性:演也是观、观也是演的观演关系。即广场舞观赏者往往有在观中学,学会后参与的诉求。”

  “圆”也正潜藏着文旅部公共服务司倾力组织全国广场舞大会,并将广场舞之夜落地在有着56个民族、18个世居民族的贵州省会贵阳,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推进广场舞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精神追求。正如该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现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是广场舞大会举办的初衷。”

  贵阳市副市长龙丛介绍,活动突出生态先行,亦突出文化交融和全民共舞。贵阳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融,多彩文脉激荡,活动筹备在着装、编排、氛围营造中融入更多时尚元素、民族特色。同时,广场舞之夜主会场的展演团队、本地舞队、到场观众与诸多分会场连线互动,共唱共舞共欢乐,希望打造的是全民同乐、有你有我的“大舞台”。

  以更讲究、更精致、更年轻的广场舞,构建“有板有眼”的健康创作生态

  “我7+2,我比他大两岁。”面对7岁街舞“小网红”杭杭, 72岁的“网红”龙姑姑展现着她的“老顽童”风格。而话不多说的这一老一小,以其魔性舞步,与台上的中青年广场舞者激情共舞,极具象征意味地形成了当下广场舞几乎覆盖全年龄层广泛受众群体和舞蹈种类愈加多元的整体面貌的生动注脚。

  “作为当前在群众中影响力最大、参与人数最多、覆盖地域最广的文化活动之一,广场舞发展呈现出新趋势。”文旅部公共服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广场舞团队多元化的特点,本次广场舞大会参与团队人数不设上限,积极鼓励群众自发组织并常年坚持开展活动的团队参加,经常出现老中青三代结合的团队,且出现了“少年舞团”“全男舞团”。

  广东非遗舞蹈英歌舞和街舞融合的《英歌魂》,传承湖北非遗鄂州雕花剪纸文化的《雕花剪纸》,以汉族民间舞表现乡村振兴实践的《振兴乡村舞起来》,融入朗玛堆谐歌舞元素展现西藏群众昂扬风貌的《奋进新时代》 ……正如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原院长、北京舞协副主席马云霞归纳的,各大片区展演呈现出民族舞与街舞融合、原生性民族舞广场舞、创作型民族舞广场舞以及舞与操结合等多元类型的创作,虽然有些作品还存在属性模糊、过度编排等可提升空间,但整体既展现出广场舞创作视野的不断拓展,也反映出广大群文工作者展现与挖掘地域和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更讲究、更精致、更年轻”是宾芳概括此次活动引领和体现出的广场舞发展趋势的关键词。“更讲究,指广场舞文化已不再是简单的消遣娱乐,而有了更明确的艺术表达,承载一方水土独有特色,甚至形成了有板有眼的创作生态;更精致,指艺术表现细节,从服装打扮到道具设备,再到音乐舞蹈的精耕细作,仿佛看到这项舞蹈艺术在不断攀升的进度条上猛烈按下快进键;更年轻,指参与者的外在也指内心,即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也看到叔叔阿姨们的曲风越来越贴近自家孩子——广场舞开始成为两代甚至三代人同喜同乐的载体。”而由90后为主力的广场舞之夜导演组也充满青春气息与力量。该组青年导演张昕感叹,创作中他们不断因广场舞这个中国人独特的街头浪漫而感动和成长着。

  “自由、生动、欢愉、活泼的热烈场面,充分体现了广场舞的魅力与老百姓对生活的热爱和文化自信,也突出地体现出这些年来全民艺术普及的成果。优秀作品有着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充分展现广场舞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及其并非中老年人专属,而是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强大生命力。”在阮兰玉看来,“引领新风尚,欢跃新时代”为主题的这一活动真正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强化了“自娱自乐、简便易学、健康身心、易于普及”的广场舞创作基本原则。

  “广场舞大会既是‘酵母’也是‘风向标’。”指导并执导了第十九届群星奖广场舞获奖作品《人说山西好风光》和此次参演作品《汾河流水哗啦啦》的何晓彬认为,文旅部公共文化司多年来通过群星奖和广场舞大会等活动大力倡导的“创作型”广场舞,有效推动区别于“套路型”广场舞的创作,彰显其艺术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全国广场舞创作和创造热情。同时,通过评奖和全国区域筛选机制等,不断引领和强化创作导向,让广大群文工作者和广场舞爱好者获得方向感,提升审美意识,也提高了参与性,树立健康的、审美的、幸福的、阳光的、向上的广场舞创作发展的“风向标”。

  从去年首次将广场舞纳入群星奖评奖,到今年历时数月组织广场舞大会活动,以及此后将举办的广场舞创作推广培训班,开展“舞动新时代”优秀舞队城市巡演等系列活动都能看出,构建健康的广场舞创作生态,更好地满足和提升人民群众的需求,无疑是文旅部公共服务司系列实践举措的根本诉求。

  以创新“广场舞+”模式,赋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线下,拉动全国更多受众聚焦广场舞之夜,打卡城市景区、商圈、公共服务圈等文旅消费,擦亮“多彩贵州”“爽爽贵阳”地域和城市品牌,将文旅结合的氛围值和效益值拉满;线上,广场舞之夜主会场与贵州花果园分会场、贵州“村BA”分会场、海外分会场等几大会场联动,并通过央视频、文旅之声、国家公共文化云以及贵州多个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推动广场舞活动不断“破圈” “圈粉”等,皆为此次活动“广场舞+”模式探索的辐射效应。

  记者从文旅部公共服务司了解到,此次广场舞大会实现各省区市全覆盖,各地结合区域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在村头巷尾、广场公园组织形式多样的广场舞活动,并创新“广场舞+”模式,融合特色文旅资源,组织开展“村晚”、夜市、农特展销会等特色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广场舞作品征集活动,共举办广场舞活动58场。广场舞大会发挥各级文化馆站的阵地作用和广场舞爱好者的带头作用,采取划片指导、结对帮扶、公益培训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培训辅导,培育优秀团队,激发群众创作和参与热情,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如上海举办“舞空间”公益课堂为各区广场舞团队的领队、编舞专业授课,为基层团队提供技术指导。

  “提、压,提、压,要脆,胳膊肘要稍微弯一些……”现场,被誉为“草原雄鹰”的青年舞蹈家李德戈景现场教授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提压腕”,全场仿佛有无数“雄鹰”在展翅翱翔。从这样的场景,以及青年歌唱家张英席感叹自己与大众的这种“双向奔赴”中,让人可以在有形可见的“广场舞+”内容背后,读出些许无形的意涵。

  “因为我的歌曲旋律大多是律动型,容易被广场舞爱好者接受,现在我的歌曲出来后,即便是慢节奏的,叔叔阿姨们也能把它加上节奏作舞曲。”因歌与广场舞结缘的蒙古族歌唱家乌兰图雅坦言,自己出道以来就与广场舞共同成长,她的每场演唱会都会有一两首歌留给与当地广场舞爱好者的合作。她还曾与有“广场舞王子”称号的青年舞蹈家王广成合作录制过多个广场舞教学专辑,这个过程中,她领悟到:“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在努力追求专业提升的同时,怎样拓宽艺术的时代价值,让更多人喜欢它、运用它,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应该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