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问题的报道引起关注后,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近日许多地方出现了“乡村希望书屋”,不仅提供场地、书籍,还提供棋类、羽毛球、乒乓球等文体用品,通过志愿者陪伴、开展文娱活动等方式,积极探索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缺乏陪护、沉迷手机等问题,获得了许多称赞声。这件事情初看并不起眼,甚至夹杂着基层生活某些较易“一地鸡毛”的信息,但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却有着可能值得更加重视的文化分量。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不仅是通讯工具,更兼具娱乐、学习、生活等多项功能。人们的生活变得愈来愈与手机“密不可分”,但“手机依赖症”也变得日渐普遍。不少成年人都沉迷手机难以自拔,广大青少年也“难以幸免”,而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更成为了“手机依赖症”的“重灾区”——很多农村儿童的父母在外打工,为了与孩子加强联系,父母往往会为孩子购买手机;同时,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必要的监护和亲情的关怀,而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沉溺网络。这就为孩子沉迷手机埋下了隐患。虽然一些网络游戏、短视频和直播平台都推出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但有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漏洞百出。一些孩子熬夜玩手机,对身体和学习都带来了不良影响,必然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些地方建设“乡村希望书屋”,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灵陪伴,点亮孩子们的精神家园,对于防范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现象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点赞。这只是众多举措中的一个,而遏制“沉迷”单凭建设“乡村希望书屋”显然是不够的。书屋是静态的、被动的,人是动态的、主动的,而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缺乏陪护和关爱,这才产生了分享话题、寻求安慰和寄托情感的精神渴望。透过闪烁的屏幕,万千世界,色彩缤纷,纷至沓来。其实何尝是手机的世界太精彩,本质上还是孩子们需要得到他们在这个年龄应得到的爱。
解决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问题,或许需要进行合力防控。比如,网络平台要加强管理,让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发挥出应有作用;各级相关部门要更加重视、出台举措加以规范和引导;监护人、学校及相关部门要尽好相应的责任,不要认为把孩子丢给手机就“万事大吉”,乡村学校要加强文体教育,村集体也要多开展一些能够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活动等等。多为农村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加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保护,这些恐怕是显而易见、直接对症的。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异地打工、留守儿童等现象,则是这一矛盾的具体体现,而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等问题,又可以说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具体案例。在更深的层面上,要解决相关问题,还有赖于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通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乡村更加富裕和美好;同时也意味着,对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乡村不同群体的关爱要贯穿全程、覆盖全员和深入全域。在此情况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和文艺服务,充分发挥广大文艺工作者参与乡村振兴、在地服务共建精神家园的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可以说,这是透过孩子们沉迷手机现象更应该看到的宏大课题,即文化建设和文艺文联工作,要在乡村振兴当中更加主动、更加扎实、更具创意地服务好“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