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主题发言摘登
传承中国古代优秀文艺思想,构建新时代文艺话语体系
郝戎(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
当代文艺工作者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在世界艺术之林树立特色鲜明的中国形象体系,这个体系要无愧于古老中华文明,又具有充分现代性,在现实中国和未来世界都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需要我们这一代文艺工作者保持定力、不能急功近利,坚持深度和广度并重;创造人物要丰满,揭示思想要深刻,要有高度;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东西方文艺作品中所反映的人类共同的基本问题,虽有地域、肤色、人种的区别,但中外之间、古今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与一致性,中外之间可以相互沟通和影响,古今之间亦可以相互沟通和延续。中华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中国文学艺术可以有自己独树一帜的话语方式、话语体系,并且与世界各民族的话语体系共存共荣。在文艺创作中,我们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能靠一味地模仿、取悦西方达到所谓的“国际化”,失去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所谓“国际化”,本质上是“西方化”。我们的话语体系应具有现实性、前瞻性,并且既有民族性,又有国际性,它既能总结已有文艺作品的经验教训,理出规律和技法,同时又能指导创作,在吸收古今中外文化艺术营养的同时,保持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特征。中国文艺传统的特征,审美上追求中和之美,哲学上追求“和”,政治上追求“世界大同”。这应当是中华民族在四大文明古国中硕果独存、长盛不衰的核心要素。
艺术教育与中华文化复兴
郑培凯(中国民协香港会员分会主席)
有些人强调,艺术是极为个人的追求,是与人类社会无关的纯粹艺术探索,并以艺术天才如梵高为例。这种说法,不但以偏概全,而且是只从艺术家本身立论,孤立探讨人间事物,忽略了艺术的社会性,抹杀了艺术经典的存在是由文化传承延续的。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现代艺术强调个人自由解放与独创的艺术特性。只就艺术家本人而言,说艺术创作是体现个人的艺术追求,问题不大,但上升到整体社会文化的发展,企图成为颠扑不破的文化理论,就忽略了文化传承的社会意义。我们必须认清,艺术家是艺术家,社会应当尽其可能提供环境与机会,让艺术家的个人想象得以自由翱翔。但艺术教育的关键,不在于造就艺术家,关键在于培养全民的文化修养,在于提高民众的艺术品位,在于弘扬文化传统的优良品质。艺术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专业的顶尖艺术家,而在培养青年一代的文化修养与艺术品位,让人们爱好优美的事物,向往美好的生活,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
任何一个国家要推行艺术教育,必定考虑其社会功能与影响,希望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欣赏的能力,借此开启文化创新的环境与契机。因此,艺术教育还必须是义务教育。推行艺术教育必须与青少年成长的文化环境相结合,从艺术传承的具体艺术典范中汲取滋养,才能事半功倍。如何通过审美修养,提升青少年的文化品位境界,是当前教育的重大挑战。艺术教育若能有效推行,有助于个人超越成规的羁绊与束缚,在个人自由与社会约束之间找到平衡,也能协调个人独创与文化传统之间可能有的抵触与冲突。
数字时代的艺术教育思考
张泽珣(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导师)
随着全球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一方面要适应科技的变化,另一方面要考虑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已不是靠单纯的科技产品就能够满足的。当今艺术学习的跨学科性质决定了我们需要注重“全人发展”。艺术教育将越来越成为一个跨学科的学术系统,艺术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这一转变,以适应新时代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全球信息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文化消费与创意的需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日益增长,我们要面对全球化和国家在各个领域发展的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大学艺术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样背景下,澳门的艺术教育应从国家文化发展大局出发,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文化的发展。数字时代,作为澳门艺术教育者,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澳门的艺术教育应承担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责任,有系统的规划和制定高水平的交流内容,透过研习和国际交流,与世界分享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在数字时代,要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稳步前行的根基。
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艺术教育
王吉隆(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理事长)
艺术教育之于国家社会,犹如阳光雨水之于大地,它是大地茁壮的根源,它或浸润或普照,虽非立竿见影,但却是不可或缺的需要。艺术教育则是引领国家与社会迈向高水平文化的指标。如何把优良的中华文化传统精神,融入现代的艺术呢?第一,文化传统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启示是,所谓“古今交错” ,并非对古代盲目地崇拜,而是努力把古代的美感保留到现代社会中,以让现代艺术去支撑古代之美,相辅相成。第二,大自然是有形的文化,而文化是无形的大自然。大自然的真、善、美是无可取代的,但愿在自然的洗礼中,带给我们深度的生命的律动与节奏,让大自然的声与色不断涌入我们现代的境界。现代创作者向大自然传递的信息,是人类创造未来美丽生活的开端。大自然是没有疆界的世界村,要为明日更美好的大自然,耕耘创造。第三,爱无疆界,现代人的想象及笔触海阔天空地恣意驰骋,使全世界成为人类共同的生活圈。地球只有一个,太阳月亮也是,世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村。我们亦常在呼吁保护共同的生活环境,提倡环保意识。世界需要和平而不是战争。艺术作品中宣扬要用爱来促成世界的和平,让人类不同的种族和谐共处,这是中国所谓“世界大同”的理想,这也是现代人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艺术教育抒发个人情感之外,要发扬人文精神,美化环境,促进世界和平。
“四城会议”的主题及讨论成果
刘小康(香港设计及创意产业总会主席)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并明确香港回归日期,香港人才醒觉自身身份问题,因此激发了文化界开始以不同形式去探讨和表达对真正历史、定位和迎接回归后如何重新出发等的各种思考,相关议题更成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官方民间的主要交流内容。
回归前后数十年讲者曾多次参与及策划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当中由荣念曾于1997年倡议发起的“City to City四城会议”使讲者受益匪浅。自1998年首次由上海主办,及后香港、深圳、台北每年轮值主办的中国城市文化交流会议,至2019年上海主办为止共举办了二十一届,轮值主办方均为民间组织,每一届就该城市当前的文化议题与其他三个城市代表分享,并与当地官员和重要文化机构代表共同讨论,对当地文化政策及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和价值。
香港一共主办了五届“四城会议”,每届均紧系香港文化政策及重大文化发展项目,如西九文化区等。香港新目标要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讲者与大家一起重温二十一年四城项目中的主题及讨论成果——其中的变与不变,相信能够为将来内地与香港的交流活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声乐拔尖人才自主培养的着力点
孙媛媛(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副主任、教授,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
声乐艺术拔尖人才的自主培养,不仅需要遵循艺术教育规律,还需要遵循国家人才战略发展需要,找准着力点,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综合培养。
一是夯实基础研究,形成中西合璧、融会贯通的中国声乐艺术理论体系。从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以开放的胸襟、国际的视野、科学的方法,强化声乐艺术理论体系基础研究,逐步建立起“中西合璧、融会贯通”的声乐理论体系。
二是优化教材编撰,建设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现代声乐艺术学科体系。按照国家“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的明确要求,有意识用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艺术观探索现代声乐教学体系和学科体系,为拔尖人才的成长提供可靠基础。
三是完善评价标准,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的人才评价导向。拔尖声乐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应主动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释放他们的专业影响力和社会正能量,鼓励潜心创作、长期积累,遏制急功近利“爆红”等短期行为。
四是注重实践历练,建立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注重各阶段学习能力、实践内容、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拔尖声乐艺术人才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体系。
艺术学的挑战与机遇
彭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艺术学是我国率先建立的一级学科。尽管过去一百多年来,有不少国外学者呼吁建设艺术学一级学科,但是最终只有我国在高等教育中成功实施。艺术学学科的建立,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制度优势。
我国今天设置艺术学学科的意义,不亚于18世纪欧洲确立“艺术”概念。18世纪欧洲美学家发明“艺术”概念,将绘画、雕塑、音乐、舞蹈、诗歌、戏剧等侧重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科目归结在“艺术”名下,自立门户,突出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区别。这种“归结”或者“自立门户”表面上看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但是它促成了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共同的身份认同,促成了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借鉴,迎来了艺术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我国今天确立“艺术学”具有同样的意义,它会促成门类艺术学之间的共同的身份认同和相互借鉴,进而迎来艺术学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历史没有给中国学者确立“艺术”概念的机会,但给了我们确立“艺术学”学科的机会。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大力推动艺术学学科建设,尽快完成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艺术学是我国独创的学科,世界上还没有成熟的艺术学知识体系,这一方面会给我们进行艺术学知识体系建设造成困难,另一方面也给我们进行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提供了机会。我们今天所做的艺术学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属于人无我有,相关建设取得的成就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示范作用,艺术学自主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将成为我国向世界输出学科、学术和话语的窗口。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做继承发展文化的艺术教育人
古丽米娜·麦麦提(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
舞蹈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关,舞蹈艺术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创作土壤和教育源泉。舞蹈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人格塑造和对民族精神文化的理解,以及通过舞蹈艺术的传播和表演来助力社会精神文化建设。舞蹈教育通过舞蹈课堂与实践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习中华民族舞蹈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有深刻的认知,倡导结合新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拓展、补充和完善艺术创作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挖掘和表现形式。舞蹈教育者要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弘扬民族文化,以舞蹈教育的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流传于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通过各族人民代代延传至今,代表着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舞蹈教育工作者们就是要秉承“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理念,扎根中华民族,培舞蹈教育之根、以舞立德,铸舞蹈教育之魂、继承创新,启舞蹈教育之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润舞蹈教育之心,让真善美的种子无声地浸润下一代的心田,完成艺术教育的使命,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时代新人的先行者和领军人!
在国家级艺术教育中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张尧(国家大剧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
国家大剧院自建院以来,就将艺术普及教育列为六大平台之一,坚持公益性、高品质、全覆盖的美育理念,为提升大众审美和人文素养、助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大剧院是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平台,在艺术普及教育平台方面依托大剧院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关注度,优越的剧场及公共空间等硬件环境设施,整合丰富的演出及各类顶尖艺术家等艺术资源,发挥国家大剧院的独特优势,给全国青少年提供了“殿堂级”的艺术体验。国家大剧院将在美育芳草、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春华秋实、演前导赏、公共空间演出、高雅艺术进校园和线上课堂等品牌项目基础上积极拓展歌剧、话剧、舞剧、京剧、昆曲、音乐剧和音乐会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夏令营活动,面向京津冀、长三角、西部地区和大湾区及全国青少年进行跨区域交流与合作,把青少年的艺术学习、观摩和表演融为一体,搭建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桥梁,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化,在国家大剧院的“一院三址”舞台上尽情绽放艺术之花,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大剧院的艺术教育成为培育中华文化、中华精神的重要舞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青少年美育领域,在国家级艺术教育中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人工智能的时代:通过艺术文化教育提高孩子们的自我肯定能力
陈美龄(著名歌手、作家)
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充实和美满的人生,家长老师必须帮助孩子们建立健康的自我肯定能力。自我肯定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可以培养积极的心态,使孩子更能看到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消极情绪中;可以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会更有信心发表自己的意见、主张,不轻易受他人影响;可以促进孩子的情感健康发展。他们会更容易管理情绪、应对压力,减少焦虑和抑郁的风险;可以使孩子更容易与同伴建立积极的关系;可以鼓励孩子设定并追求自己的目标;可以使孩子更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可以有助于孩子培养健康的决策能力。
学习本国文化和艺术对个人的自我肯定能力有积极的影响。孩子能在时间、空间及人事关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学习本国文化和艺术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认同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身份。这种认同感可以增强自我肯定,让个人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特点和历史。个人有机会探索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情感。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并在发现中培养自我肯定感。学习本国文化和艺术可以培养各种技能和才华。展示自己在文化和艺术领域的能力,可以增强自信和自尊。可以与其他人分享共同的兴趣和话题,从而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提高个人在社会中的自我认可感。个人会感受到自己作为文化传承者的重要性。这种感觉可以为个人提供一种更大的目的感和使命感。同时可以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培养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能力。这种表达可以加强个人对自己的肯定,同时也可以引起他人的认可和赞赏。
澳门音乐教育概述
周游(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副理事长兼音乐家专委会主任)
三十年前的澳门音乐教育比较落后,有人描述为“文化沙漠”并不为过,从那时起至今,澳门音乐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1.上世纪90年代之前,因缺乏音乐专业教师,音乐学习者绝大多数也只是出于兴趣爱好,属于自娱自乐的性质,且成年人占有一定的比例,普遍现象是“业余教业余”。2.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澳门音乐教育方面有了我国委派的专家,不同教育机构也陆续聘请专家学者(包括为数不多从海外和内地学成归来者),1995年澳门文化司署成立的职业澳门室内乐团(澳门乐团前身)及后来文化局扩编升格的澳门乐团和澳门中乐团数十位职业乐师兼任教学工作,音乐教师的数量和教学质量有了全面的提升。逐渐地,澳门社会对音乐教育师资的学历、素质越来越重视,普通中小学的音乐老师、社会上音乐中心和琴行的音乐老师都越来越多由经过专业和系统学习的本科或以上学历优秀毕业生任教。音乐学习者以中小学生为主,对音乐的热爱和努力与之前完全不同,后来有不少学生选择了走专业音乐的道路。音乐教育主流形成了“专业教业余”。3.随着时代的发展,澳门社会的需要,澳门演艺学院音乐学校、浸信中学开办“全日制中学音乐技术课程”,澳门理工学院(现澳门理工大学)开办的高等“音乐教育”“音乐演奏”课程,澳门城市大学开办的“音乐学博士”课程,有了专业的中学生、大学生和博士生,也就有了“专业教专业”。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培养的学生中,后来有不少人成为澳门全职的音乐专业教师、学校音乐课教师,也有人考入职业乐团担任全职乐师。总体来讲,澳门的音乐教育事业在澳门回归祖国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专业音乐教育、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已建立了较为良好的澳门音乐教育“生态”。
高校美术学专业“课程思政”之价值与路径
李炯毅(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副主任)
课程思政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是一种可贯穿于各类课程中的教育教学理念。针对高校美术学专业课程,可以有三种思路,分别是美术理论、美术实践、美术创作三类课程如何结合思政教育构建课程思政,讨论其价值与可行之路径。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美术教育,首先要筑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运用到课堂上;其次要加强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有爱国主义情怀,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与政治素养,如此方能“立德树人”。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思想的引领者,特别是对于美术专业来说,艺术创作更加需要正确价值观指引,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结合三类课程特性构建美术理论、美术实践、美术创作的课程思政,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教学,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创作者,教师将思政内容润物无声地贯彻到课程中,在美术创作课程上,鼓励学生学好专业技能,用画笔讲述当代故事,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学生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精神中感受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艺术观。
构建有清华特色的人文美育新格局
肖薇(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拥有百年历史的清华大学历来都很重视美育,在清华独有的大学文化中,美育始终是校园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三十年,清华大学的艺术教育主要以“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全面素质”的教育理念为基点,不仅在美育课程架构、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实践研究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还强调美育在激活情感表达、培养创新精神、倡导协作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2023年颁布的《清华大学美育实施方案》,明确了美育的指导思想和实施目标,强调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清华开展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美育课程建设可以提炼为四度:广度、精度、响度与高度,与四性:结构性、融合性、创新性与先进性。面向未来的校园美育新格局将突破学科、院系、部门之间的壁垒,通过整合思维调动学生全方位积极参与,形成集“导赏、体验、感知、表达、创造、研讨”于一体的美育生态体系,激励跨学科之间的研究与孵化,搭建交叉且开放的创意人才培养平台,开创符合自身定位的融合式美育新路径。具有清华特色、突显人文精神的美育格局,凝练在注重个体发展的“启智润心”、面向国家需要的“培根铸魂”两个向度。
在艺术教育中赓续中华美育传统
宋修见(中央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兼书记、
美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
20世纪初,蔡元培、王国维等译介西方“美育”概念时就一致认为中国本有美育传统。中华民族在以自然万物之美、艺术人文之美、生活礼俗之美融入生活的全部场域之中的整体性美育传承发展中,形成崇尚“中和之美”和“尽善尽美”、重视“礼乐教化”和“耕读传家”、观照“生活趣味”和“精神境界”、讲究“文以载道”和“器以藏礼”、追求“成大人”和“平天下”的人格理想等内涵丰富的美育传统。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方法与路径,作为美育的艺术教育通常被认为是面向所有人的公共艺术教育,旨在提升人们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塑造美好心灵,赋能美好生活。而专业艺术教育,则肩负着培养“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和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发挥着“美的输出”和“美的引领”的重要作用。在艺术教育中赓续中华美育传统,首先要在艺术教育中加强艺术人文学科的融合,关注学生的审美感知、情感体验、文化理解等;其次要重视家国情怀的涵育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倡导具有东方美学意蕴的生活观和尊崇“家国天下”的世界观;再次要注重育人环境中人文氛围的营造和审美品位的提升,使学生在具有特定文化记忆和精神力量的场域中潜移默化地涵养情怀,砥砺心志。
延安红色艺术教育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意义
刘妮(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延安道路成功地实践了“两个结合”。抗战时期的延安是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圣地,集纳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进程中,树立起耀眼的丰碑,一系列历史性的开拓与创新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中国革命走入国际主义与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延安时期为民族复兴而努力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外来先进文化不留痕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深度结合,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抗战和新中国成立为需要,以立德树人、振奋与组织国民精神为目标,发挥了以艺传道、以文化人的先锋作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精神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历史轨迹中总结历史规律,坚定肩负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旅程上,延安模版、延安经验意义犹在。
艺术教育与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
——以艺术教育助力建设中国舞蹈之城江门为例
林俐(广东省舞协副主席、
江门市戴爱莲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能够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城市社会资本和可持续发展。而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艺术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在从事艺术教育近30年的过程中,我见证了数万名学生因艺术教育所带来的蜕变。艺术教育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可或缺的。艺术教育是一个储存人生能量的过程,它是培养人发现美、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分享美的美育,能够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展。
我和我的团队一直走在“人人皆可舞蹈”的艺术教育道路上,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每一个想要学习艺术的人,打造优质的教学环境,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始终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江门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强市目标、提升全民文化艺术素质三个方面开展艺术教育,促进艺术教育走进千家万户,推动江门成为中国舞蹈之城,“我舞蹈,我健康”“我舞蹈,我快乐”理念深入人心。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艺术教育任重而道远。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总要求,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文化事业工作者的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艺术教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传播体系、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并整合粤港澳大湾区艺术教育资源,发挥区域特性,通过多元化、多维度、多渠道的艺术教育形式,不同区域之间取长补短、互惠共荣,实现艺术教育的创新变革。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全力履行好江门在大湾区文化艺术交流建设中的责任担当,切实做好江门“中国舞蹈之城”的责任担当,持续践行戴爱莲先生“人人皆可舞蹈”的艺术教育理念,让艺术教育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形(shape)与型(form)在绘画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廖井梅(香港美协副主席)
“造型”与“造形”是绘画基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学院把绘画类归为造型学院,这里的“造型”兼顾了shape和form的意思。造型也成为基础教学的术语,它研究主客观之间的相互转换,创造新视觉。
在艺术和设计领域,造型form,指的是物体或对象的整体外观结构和形状以及其在三维空间的体积、质感和比例等方面的表现。造型关注的是物体的整体形态和结构,以及其在空间中的存在。它可以涉及物体的基本几何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也可以涉及更复杂的形状和结构。造型可以通过线条的曲面体积等元素来表达。包括立体雕塑、建筑设计、产品设计领域。它是古典传统绘画的根基,也是现当代空间艺术的基本元素。是关于人如何观看对象乃至宇宙的整体幻象。造形shape,更侧重于物体的外部轮廓、平面形状和边界。它关注的是物体在平面上的表现及形体的外型或轮廓的视觉特征。造形是二维的平面形状。在造形中我们关注的是物体的边界线条和表面的填充或纹理等视觉元素的配搭关系和所形成的风格形式。在平面设计、插图图形设计的领域中,造形有明确的意义和内容,可以替代文字来使人们明晓概念。特别是当代艺术对“形”的关注多过“型”。
19世纪罗杰·弗莱(Roger Fry)认为艺术并不限于对现实的简单模仿,绘画已脱离现实主义的追求,进入视知觉的层面。所以在基础教学中,首要就是“眼睛”如何观看、如何理解、如何取舍。同时加入知觉的内容,关注型以外的空间。例如:完形心理学Gestal模式。
(以大会发言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