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北京市曲剧团创排演出了北京曲剧《少年天子》。该剧根据作家凌力曾获第3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改编,原著文本丰厚,波澜壮阔地展现了清初的政治、经济、文化及诸多风云人物和系列历史事件。北京曲剧《少年天子》将原作广阔的历史画面,浓缩到以福临和乌云珠的爱情纠葛为主线的宫廷生活中,并围绕这条主线,勾勒了以福临为代表的主张汉满文化融合一方与朝野中反融合势力的争斗。该剧从文学剧本、音乐唱腔、舞台美术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被专家称为继《杨乃武与小白菜》 《珍妃泪》之后,北京曲剧最具代表性的清装戏。
8月30日、31日,北京曲剧《少年天子》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复排首演。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崔迪介绍说,此次复排,为符合当代观众审美需求,将戏曲的写意和戏剧的写实更好地融合,添加了更多宫廷剧的符号表征,增加了礼仪展示和舞蹈表演,对原有传统曲牌联唱的音乐体制也做了丰富和发展。“复排《少年天子》,既要留住老戏迷,也要吸引新观众,我们要守住原来的精华,守住北京曲剧的韵味,也要创作更多元化的演出形式。”崔迪说。
编剧张帆在剧作的提升上,着重让对白更符合戏曲特点,精简且精彩,在最短的台词中体现最多的内容和人物性格。“尤其是福临和乌云珠的唱念交流中,避免缠绵在小情小爱上,更多体现了政治抱负和文化观念,剧目尾声还增添了福临的核心唱段。”同时,张帆也对原剧进行了一些情节删减和节奏调整,“虽然作了变动,但并未脱离原版的框架,以最大程度呈现出剧目的原创精髓。”
在北京曲剧《少年天子》复排导演陈志飞看来,新时代下,复排这出现实主义悲剧,既不能失去原作的精神表达,又不能脱离当下的审美。“此次复排对剧情发展、规定情境、情景气氛进行了新的创作。同时,舞台美术、灯光设计、服装、化妆等也都有新的设计。整部戏不再是一场一场单独个体的存在,而是将场与场衔接连贯、一气呵成。戏不断,光不切,布景随剧情发展变化,保持了戏剧节奏的贯穿性连贯性。”陈志飞希望,通过少年天子福临,传递一种不屈不挠、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在压力与不羁、自由与束缚中,释放出人物内心深处坚定的追求与远大的理想。
“北京曲剧《少年天子》中有不少精彩唱段,这些曲目在复排版本里都保留了下来。我们在原有的创作风格和音乐布局基础上,增加了伴唱和舞蹈音乐,以烘托气氛和衬托主要角色的内心情感。”北京曲剧《少年天子》作曲顾静媛表示,复排剧目的音乐创作一定要尊重原作,了解原有的音乐脉络,而不是一味地推翻再创造。
此次复排演出,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表演艺术家许娣饰演孝庄太后,青年演员王厚义饰演福临,青年演员李亚桥饰演乌云珠。许娣在原版中就饰演孝庄太后,谈起当年排演的情景,许娣记忆犹新:“当时的导演余笑予提出‘无理不服人、无情不动人、无技不惊人’的创作理念,我至今印象深刻。我演这个戏的时候还很年轻,也因为这个戏,得到了业界的关注和认可。”复排《少年天子》 ,许娣还担任了艺术指导,她表示,这次创作团队以年轻人为主,希望能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