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论推动实践 以文艺促进交流
——文艺理论分论坛发言综述
分组论坛·文艺理论组现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动实践,开创了多元文明交融发展的新路径。围绕“一带一路”主题,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艺术等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形象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与中国智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和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促进中华文化对外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在“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与文艺创作推进中,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广泛和深入。文艺理论分组论坛共计12位发言人,在地域来源、学科领域具有代表性。总体上看,本组发言呈现“三江汇流”的景象。
一、从宏观角度谈“一带一路”与文明互鉴。宁夏大学教授王锋的发言题目是《“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与文艺创作的内涵特质、精神向度与时代要求》。他提出三点建议:就共同关心的主题性文艺创作核心问题开展合作交流;建立文艺合作的常态化机制;建立文艺资源的供给、传播、分享与应用机制,以此构筑“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外在机理,实现“一带一路”文艺高质量发展。河南大学副教授杨宏鹏就《共于美通于艺会于像:文明交流互鉴的要旨、要径与要素》作了发言。他提出,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美美与共”是要旨;艺术语言能够直指人心;影像是当前传播环境中最普及的传达媒介。《人民日报海外版》主任记者郑娜的发言题目是《共同架设文明连心桥唱响“一带一路”好声音》。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加强跨文明对话,有助于从根本上化解“文明冲突”。而文化艺术是沟通心灵最好的方式,媒体与文艺都是民心相通的桥梁。《中国日报》文教部主任记者杨阳以《文明互鉴,重在“互”字》为题作了发言。她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出发,以《中国日报》采编作品的众多实例说明,文明互鉴不是某一种文明单方面输出或输入,不同文明应该彼此倾听、理解、沟通。
二、从传播角度关注文学艺术传承发展。陕西科技大学教授米高峰的发言题目是《文学·影像·动漫:“一带一路”民族文化的跨媒介传播》,他提出民族文学是各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最基本的形态,而影像、动漫等视听文化是当代最有影响力与传播活力的艺术形态之一,以别开生面的视听艺术语言传承民族文化、传播中国故事。石家庄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文静以《“走出去”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一带一路”文化语境下网络文学IP改编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关注网络文学“出海”及其产业前景,通过《雪中悍刀行》《谢谢你医生》《与君初相识》等剧集的改编实践和海外市场表现,分析了网文IP在跨文化背景下聚焦中华文化特性、追求共同价值。北京大学副研究员李长鸿的发言题目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艺术融合方法论初探》,关注艺术融合的四种类型,并总结出“细分元素、归类现象、判断效果、连接时空、拓展系统”的艺术融合系统化分析方法。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闫昕以《融合、镜像与互鉴:“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山西文化对外传播关照》为题,提出在“一带一路”视域下重新审视山西文艺元素对外传播,这种个案解剖无疑折射文化传播、历史镜像和文明互鉴的多重意义。
三、从门类角度聚焦文学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评协副主席、塔里木大学教授肖涛的发言题目是《文学视域中的新疆兵团——关于兵团文学的一些思考》。她的发言阐释了何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何谓兵团文学,并对兵团文学发展、研究与传播展开思考,选题具有颇高研究价值,体现鲜明特色。新疆评协副主席、兵团评协副主席张凡以《坚持以增进认同为目标,推出更多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的精品力作》为题,关注新时代新疆文艺的创作、生产与评论,力促出精品、增认同、聚人心。新疆大学讲师白哈提古丽·尼扎克的发言题目是《文学经典译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以长篇小说汉译维为例》。她认为,汉语文学经典维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作用,要推进汉语文学经典维吾尔文译介,一是坚持国内文学经典的互译理念,重视翻译数量;二是大力推进汉语文学经典维译的传播。在新疆作家刘亮程作品《本巴》荣获茅盾文学奖、为该奖创立42年来新疆作家首次获奖之际,新疆文联、新疆作协向刘亮程致贺信,昌吉州党委、政府致贺信,喀什大学硕士研究生杨钦增以《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视域下的主体重塑:以刘亮程小说〈本巴〉为中心》为题进行发言,认为“本巴”是一个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既是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各兄弟民族水乳交融、荣辱与共的生存现状的生动概括,也隐喻中华民族对人类美好生活的诚挚愿望。
每位发言人准备充分、均有成稿、发言精炼。中国评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浙江评协副主席沈勇,湖州师范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傅守祥分别进行简明扼要的学术评议回应。主持人沈勇提出,理论研究指向实践指导,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理论研究应该具备三大特征:有新发现,有实践佐证,有前瞻性。因此,期待自2015年稳健走来的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能汇聚更多文明交流的文艺使者与文明互鉴的理论先锋,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艺评论家的力量。
(供稿:傅守祥)
相聚“天山” 共话“丝路”
——戏剧影视艺术分论坛发言综述
分组论坛·戏剧影视艺术组现场
戏剧影视艺术分组论坛由新疆评协副主席、新疆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吴玉霞和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国涛担任评议人,吴玉霞主持。研讨嘉宾中硕博研究生7位,凸显西湖论坛汇聚青年文艺评论家的品牌特色;发言涉及戏剧、影视、舞蹈、艺术设计、网络文艺等多个艺术门类和行业,凸显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唯一一级学科“艺术学”的复杂性和融合性。围绕论坛主题,与会嘉宾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关键词包括跨文化、民族性、产业化、共同体、文化认同等。
一、跨文化、转文化与讲好中国故事。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副教授、山东省签约艺术评论家朱玉宁结合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戏剧家与戏剧作品,阐述中外戏剧创作中的交流与互鉴。如西方戏剧家受中国哲学的影响,梅兰芳先生则在戏曲创新中吸收了西方戏剧因素。针对地方戏曲创作中越来越多见的跨文化戏曲改编实践,她强调,在跨文化的相互影响中,不同文化主体间的平等至关重要,仰视或贬抑都不可取。沈阳音乐学院助教、哈尔滨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韩雪围绕“一带一路”对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影响的论题,分析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策略,如持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创作水平和艺术表现力、提升跨文化表达能力、拓展市场与发展产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刘逍然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一带一路”的纪录片作品为例,阐析转文化传播视角下“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传播实践从“跨”到“转”、从“单向”到“交互”的文化传播转型现象。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刘衍泽分享对海外电子游戏艺术的“中国风”与海外游戏走进国内的“中国化”的研究与思考,认为电子游戏艺术应注重文化真实性与深度挖掘、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重组、提高跨文化交流的参与度和个性化体验,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
二、艺术审美、当代转化与弘扬丝路精神。中国评协理事、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研究所副所长仝妍阐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非遗传统舞蹈从经验到审美的传承创新与价值转化,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通过对传统的脱域与改造完成中国式现代化,从而成为现代意义上、自律的舞蹈艺术,并呈现具有民族风格与现实情怀的当代中国舞蹈美学特征。天津传媒学院舞蹈理论教研室主任、蒙古国研究大学“一带一路”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张卉雨从人类学、音乐学、舞蹈学的跨学科视角,对新疆地区非遗传统民俗——刀郎麦西热甫的群舞形式、程式结构以及舞姿造型、步伐、重心进行分析,凸显基于艺术审美对“丝路”非遗民俗舞蹈活动研究的整合性、多维度的研究视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沈彤分享对丝织品图案设计中“异域风”的研究。她以宋金时期瓷器装饰纹样“池塘水禽纹”为例,介绍其在异域传播中经历的中世纪意大利、20世纪初美国的两次改造和重组,获得新的审美特征与设计应用,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艺术图像在异域传播、复制和流变中的审美与情感共情路径。
三、符号阐释、影像修辞与建构“文化共同体”。伊犁师范大学边疆中华文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研究员李文亮围绕纪录片《国宝里的新疆》(第一季),从叙述语言和画面构图、角色塑造和文化认同等方面,阐析其多角色、内聚焦的审美视角和以小见大、超越时空的审美价值。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硕士研究生姜龙庆阐述“一带一路”旅游类短视频的媒介化呈现逻辑、递进式情感维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彰显,以及其赋能旅游行业发展、赋能城市形象建构、赋能文明交流互鉴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并提出“一带一路”旅游类短视频的发展应处理好再造、流量、理性等关键问题。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杨鹏认为丝路影像历史将“images”对历史的表述进行了“地理史”与“史前史”维度的拓展,提供一种美学的思考向度,推动影像表述历史的可能性,推动影像史学的进展。丝路影像历史的研究还应融合地理史、史前史等,思考诗性如何介入影像历史,以行动者的具身性、影像语言的多模态构建丝路(审美)文化史。青年作家、中国评协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委员刘妍以电影《音乐家》《万里归途》为例,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影像化呈现。她认为两部电影通过讲述音乐家、外交官与丝路产生命运连接的故事,揭示中华传统之人性美、命运与共之现实美、丝路精神之人文美。
在小组研讨过程中,两位评议人分别对上下半场嘉宾的发言进行点评。在上半场的评议环节,吴玉霞对前5位嘉宾发言的主题、内容、观点以及可提升的空间一一点评,就较为集中的中华民族艺术跨文化交流、艺术教育等话题与观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在下半场的评议中,张国涛针对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实践,从论文写作的原创性和创新性、论文评议的作用和意义等角度进行点评,就研究对象的价值判断、概念术语的准确性、论文结构框架、案例研究的典型性和涵盖性等具体问题,提出6位发言人论文可完善之处并给予修改建议。
(供稿:仝妍)
发展面向世界的文艺 以开放之姿讲好中国故事
——造型舞台艺术分论坛发言综述
分组论坛·造型舞台艺术组现场
造型舞台艺术分组论坛由新疆评协副主席、新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勇和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屈健担任评议人,李勇主持。10位发言嘉宾从不同视角深入研讨多个艺术领域的现象与问题,涉及美术、曲艺、书法、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对丝路文化与精神的艺术实践、文艺交流、遗产研究、文化传播等进行具有前瞻性、深刻性的评论与思考。该组专题发言主要围绕以下三个研究方向。
一、关注文艺交流合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舒勇以其雕塑作品《丝路金桥》为例,探讨如何塑造新时代中国国家文化符号,倡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通过文艺之路,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新时代中国国家文化符号体系,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传播中华文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中法曲艺文化协会主席瞿见通过对海德堡大学“相声研讨课”的课程设计、教学实践等进行案例研究,分析海外相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可能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弘扬具有积极现实意义。中国曲艺家协会对外联络处干部徐哲讨论粤港澳大湾区曲艺艺术交流与传播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可能,强调中国曲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粤港澳地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粤港澳大湾区曲艺艺术交流与传播对于增进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郝斌聚焦“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项目中来自西班牙、德国、法国、亚美尼亚、埃及、以色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57位艺术家作品,从“丝路”文化记忆的认同、新“丝路”与当代生活、文明互鉴与生命共同体三个方面,对该工程的国外作品进行再解读,由此进一步理解“一带一路”之于世界文明互鉴的文化价值。浙江师范大学讲师骆晓从聚焦和发现“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对外交流中的问题出发,阐释当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文明互鉴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炼有助于深化文艺交流的思路方法,并应用到美术评论与策展中。
二、关注艺术本体研究。新疆艺术剧院二级编剧王俊从古代西域杂技魔术的起源开始梳理,深入分析新疆杂技魔术的历史流变、艺术特征和现实价值,并对新疆杂技魔术事业的发展前瞻问题进行理论提升和路径总结。中国文艺评论(中央美术学院)基地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文艺评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傅怡静基于近年来“一带一路”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大量实践,分析两条创作路径:一种是历史记忆写实,烛照历史之中建构特定题材的图像造型;一种通过丝路写生,观照现实之际创造的当代性叙事。她发现两条创作路径对“主题”有不同理解认知,一是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创作,二是个体意识觉醒下的主题创作。通过两种路径得失比较、互鉴启发,提出“一带一路”主题性创作要处理好主题性与主体性、艺术性与功能性、历史性与当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四重关系。
三、关注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柯伟业(Michael Cavayero)以张彦远形容顾恺之绘画境界的词汇“妙悟自然”为切入点,考证该词的佛教源流以及该词进入画论的原因。他首先追溯了“妙悟”在僧肇的佛教论著《肇论》中的语源,厘清了该词汇的佛教含义;其次,通过天台智者、三论吉藏、华严澄观、禅宗玄觉,以及道教“重玄”人物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中对“妙悟”的使用情况,考证该词汇含义的变化与发展,将该角度的研究结果与张彦远使用“妙悟”的诸多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和中英文双语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丽娅以大量珍贵的石窟图像资料,深入阐述以龟兹石窟为代表的新疆古代佛教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展现东西方文化在此地的交汇融合、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她认为龟兹石窟艺术对于复原古代丝路历史、服务当今“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提供了历史记忆和文化支撑。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博士后杨晨通过对世族迁徙与丝绸之路的草书、佛教传播与丝绸之路的铭石书、唐代西域的汉文明与丝绸之路的钟王书迹的详细论述,从书法史角度分析东西文明互鉴的真实样貌,对书法史理论研究与书法学科建设具有一定意义,也为“一带一路”文化互动提供了新思路。
在研讨评议环节,学术评议人在对上述发言逐一评议的基础上,分别对可深化的问题、可拓展的空间作更进一步的探讨交流、归纳分析或理论提升,在研究的整体性、逻辑性或完整性上给予相应学术建议。
(供稿:傅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