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四省(市)民协共同发起——
大都市民间文艺协作联盟成立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个都市文化异常发达的地区,在民间文艺领域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传统语境下深扎于“乡土”的民间文艺及其学术研究,在都市转向过程中会呈现怎样的面貌?对于这些问题,刚刚成立的大都市民间文艺协作联盟或许可以带给我们满意的答案。

  8月15日,由北京民协倡议,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四省(市)民协共同发起的大都市民间文艺协作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旨在加强国际化大都市民间文艺交流互鉴,共创协同发展新格局。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成立仪式。

  “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对长期植根于乡土社会的民间文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此出现了国际化大都市中民间文艺工作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涉及民间文艺的生存环境、民协的队伍建设、民间文艺研究的转向等方面,需要我们这些面临同样问题的大都市同仁共同思考,做出对策。”作为联盟的倡议者和发起人,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民协主席赵世瑜谈到了联盟的缘起:在一次由中国民协举办的会议上,赵世瑜同上海民协、浙江省民协和广东省民协的相关负责人一同聊天,谈起了自己想成立协作联盟的想法,大家都表示深有同感,于是联盟应时而生。

  根据《大都市民间文艺协作联盟成立宣言》,作为联盟成员的各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将每年轮流举办一次联盟大会和工作坊,为促进各省市民间文艺繁荣发展搭建合作平台。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民协承办的联盟首届大会8月15日至17日在京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地的相关单位代表、民间文艺从业者约60人参会,他们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与非遗传承相融合、宫廷手工艺传承与创新、区域民间文艺一体化等议题,对白纸坊太狮、首钢园工业遗产与石景山古建筑群,以及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安徽会馆、智化寺、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等开展了深入调研。

  “我们希望能探索出一条新路,在城市化的大潮下,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继续传承下去。当前我们会充分利用研讨、调研、采风等形式开展活动,我们也会对各种各样的民间文艺作品进行展览展陈,此外还将对民间文艺范畴内方方面面做一些‘摸家底’的普查工作。”赵世瑜告诉记者。

  说起联盟成立的意义,长期从事民间文艺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方室主任、研究员毛巧晖认为:“协作联盟开了各地民协合作的先河,这有利于各地民间文化协同发展,尤其是很多区域民间文艺有着相似或相同的特征,协作发展有利于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工作及学术研究的整体性,同时,它对未来大都市间民间文艺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而这恰恰也是当今民间文艺研究中较薄弱的环节。”

  在强调协作、联动之外,联盟还具有“开放”的属性,《大都市民间文艺协作联盟成立宣言》倡议:“广泛团结和吸引多领域、多主体、跨地域的民间文艺工作者,引领社会大众参与大都市民间文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另外,赵世瑜也强调,联盟致力于搭建城市协作交流平台,吸收各城市民协作为成员单位积极参与,携手推动国际化大都市民间文艺事业持续向前向好发展。一方面“广泛团结和吸引民间文艺工作者”,另一方面“吸收各城市民协作为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大都市民间文艺协作联盟的开放性可见一斑。

  毛巧晖表示,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拓展联盟,将其扩大到不同区域,尤其是达成东西部、南北方的协作,“这样既注重了区域性差异,也能观照不同区域的同一性”。上海民协主席李守白则表示,联盟的成立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未来要着力做好各类举措和项目的落地工作,以推动中国民间文艺的跨区域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利用好联盟的平台,我们可以实现‘扩圈’‘出海’。”李守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