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更多传承弘扬戏曲艺术的接力者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吴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各省文联、剧协相关负责人交流分享“小梅花”培养成果——

培养更多传承弘扬戏曲艺术的接力者

  7月17日,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个人项目业余组终审现场,来自广州的邵隽熙表演了粤剧《林冲夜奔》,一上台,观众就被这个可爱的“小林冲”吸引了,他的表现也得到了评委的认可。

  创办于1997年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由中国剧协主办、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承办,26年来,为中国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在前不久揭晓的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王航、李嘉宜就是从“小梅花”成长起来的,如今已成为传承和发展地方戏曲艺术的中坚力量。

  7月21日,第二届中国戏剧小梅花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在湖北黄冈举办,来自各省文联、剧协相关负责人交流分享“小梅花”培养成果,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文教结合助推“小梅花”飘香

  “2023年,上海地区的‘小梅花’评审推荐工作,共收到417份参评资料,其中个人节目349个、集体节目68个,参评人数1300余人,较之2022年,报名数量增长约89%。”上海市剧协秘书长顾坚核介绍,今年上海地区的“小梅花”选拔工作,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文联等共同指导,“文教结合助推了上海‘小梅花’飘香。”

  深化文教系统跨界融合与资源共享,全面普及“戏曲进校园”,已成为各地发掘培养“小梅花”的有效路径。如上海金山地区的“戏曲进校园”工作开展6年来,已有近50所学校开展戏剧教育工作;福建省剧协从2019年开始在省内各地举办“八闽戏剧进校园”戏曲通识教育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70余场;四川省剧协坚持开展“戏剧进校园”演出活动,累计演出多达数百场……通过演出经典剧目、讲授戏曲专业知识、现场教学专业技巧等多种形式,极大地激发孩子们了解戏曲、学习戏曲的兴趣。

  “在学生的各学习阶段,循序渐进安排不同层次、特色各异的戏曲教学和戏曲实践,使学生全面了解戏曲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戏曲文化。同时,对传统戏曲中不适合学校教育的部分,如迷信等内容加以改造。”湖南省剧协副秘书长曾芳表示,这一过程既培养了兴趣爱好,更在引领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与会者认为,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戏曲教学、举办戏曲比赛,既是在发现和培养戏曲人才,也是在培育未来观众。由戏曲节目传习、排练、表演而关联起学校教师和家长等相关群体,戏曲这片沃土越来越肥沃。

  新时代戏曲的传承发展,需更多社会力量加入

  “福建京剧院少儿京剧培训中心已开办16年,成为面向青少年群体进行京剧教学、普及的重要阵地。”福建省剧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余守英表示,目前从事戏曲工作的群体,主力军包括省属院团、各地剧团和艺术学校的专业力量,以及热爱戏曲的在校老师。“期待全省各戏剧院团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因地制宜适时地开办属于本地区本剧种本院团的青少年培训基地,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余守英说。

  “戏曲专业从业人员因为了解戏曲在少儿美育中的重要作用,能充分为孩子讲明戏曲的美,并以言传身教、口传身授的方式指导,教育的效果普遍较好,对孩子知识传授相对较为系统。”甘肃省剧协常务副主席石小军表示。

  同时石小军也注意到,普通中小学校和社会少儿戏曲培训机构力量偏弱。“目前,在甘肃省小学艺术教育中,一般只设置音乐、舞蹈和美术等课程,而设置戏曲艺术教育的学校很少,也没有专业戏曲老师。在校外,相较于众多的舞蹈、音乐、美术、书法等社会培训机构的风生水起,少儿戏曲的培训相对冷清。”石小军希望社会给予少儿戏曲教育更多关注,这也是与会者的普遍共识。大家认为,新时代戏曲的传承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力量接续不断地投入进来,为普及和精准开展少儿戏曲教育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重视剧目的传承创新

  研讨会上,四川省剧协秘书长杜林特别提到一个问题,“每年参加‘小梅花’遴选的节目很多,但部分节目质量不高,节目属性不规范。”针对这一问题,四川省剧协去年制定了“小梅花计划”,在学校选定、孩子组织、师资力量认证等方面有了一套明确细致的规范。尤其在节目是否符合戏曲本体、是否具有传承创新性上进行把关,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议并进行现场指导,确保节目经得起考验和推敲。

  为确保少儿戏曲的传习普及质量,四川省剧协还拟开展戏曲教师的公益培训和协会内部认证,计划三到五年完成全省主要城市的戏曲师资培训和协会内部认证,通过分门别类、资格审核、登记在册、遴选抽查等程序,促使全省少儿戏曲剧目排演的主要阵地规范、严谨。

  辽宁省剧协则非常重视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合少儿戏曲“小梅花”活动,在保留原类别基础上,根据中小学戏曲教育与课外文艺活动实际需求,引导组织专家与相关学校共同创排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改编传统戏和原创小戏。辽宁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武雪梅介绍,本届申报的集体项目《楚歌·虞兮虞兮》以虞姬的角度,用“三个”不同的虞姬展现历史,在保留历史教育意义的同时,增加了趣味性,更容易被少儿接受,展现出了少儿戏曲的新面貌、新变化、新亮点。

  虽然近年来传统戏曲的普及在少年儿童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会专家表示,依然面临着地区发展不平衡、剧种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较低、社会面推广不够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表示,传承民族戏曲艺术,就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明,少儿戏曲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弘扬以及为戏曲事业培养未来接班人上有着重大意义,戏曲的未来在年轻的一代,各地剧协要重视少儿戏曲工作,努力培养更多传承弘扬戏曲艺术的接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