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盛唐”一直在我们的民族根脉里
——由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火起来想到的
栏目:观察
作者:关戈  来源:中国艺术报

  小学生在影院背诗,出人意料成了今年暑期档讨论的热点话题。原因既不是狼爸虎妈“卷”教育引起了画风大变,也不是影院突然搞出了“背诗套餐”,而是源于一部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突然火起来了。当有着独特审美传统又急需探寻新突破的国产动画片跟中华传统文脉中“诗的盛唐”碰撞到了一起,不经意间就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这部以盛唐诗人李白、高适为主角,高密度呈现48首唐诗且不乏《将进酒》 《静夜思》等人们家喻户晓的传世名作的影片,上映11天票房就破8亿元,豆瓣评分涨至8.2分。但这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对于许多人来说,重要的是它让人们恍然间有了一种穿越的感动——原来,我们距离唐诗这么近,而流淌在我们文化血脉中的诗歌精神被唤醒的感觉真好。

  这部电影讲的什么故事呢?从其人物关系的设置里,其实就不难看出某种价值理想或个性气质的张力——一个后人眼中终将回到天上的“谪仙人”李白,一个历经沧桑、大器晚成的“世间人”高适,自然能够给人有关理想与现实的意象冲击力。随着他们漂泊闯荡的身影,影片展开了繁华长安、烟雨江南、塞外风雪等大唐盛世的风华画卷与恢弘气象,也塑造了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灿若繁星的盛唐诗人群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诗的国度,其实他们早已在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当中,在许多人的儿时体验和文化想象当中,形成一种连续的文脉和无需言说、无处不在的存在;但是,正因为人们对他们太熟悉了,有时反而习焉不察,或者沉浸在民间传奇的印象当中,未必真正领略到诗歌背后的人性内容和精神风骨。

  看完电影后,网上很多人说,这个李白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样,甚至有人觉得“情商低,行事让人着急”,倒是高适更有一种稳重感。但是,这可能恰恰是这部电影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不是每一首辞采壮逸、天纵奇才的诗歌后面都有一个“天外飞仙”,而很可能是一个个人性人情的现实。在这样更加贴近亲近的现实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面前,我们有关唐诗的理想化的记忆和想象,反而找到了新的共情——包括大唐的江山胜景、繁华风物、市井生活、世态人情,也包括诗人们的喜怒与悲欢、得意与失落,都化成了共情的重要元素。这种“拉近”其实是辩证的,在贴近观众、引发共情的同时,也不知不觉让观众走入了一个理想化、审美化的通道,用一种“假如我是李白”“跟着梁园三友游大唐”的窃喜实现了精神飞跃与升华。在这个意义上,“唐诗”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就已不仅仅是后人归纳总结出来的平仄、押韵、对仗等技巧性内容和形象、意象、意境等审美性内容,而是打通了文化赓续、精神传承的主体性要素,即具体的、鲜活的人。

  这对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转化以及召唤出文化根脉中新的生命活力,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显而易见的是,国产动画片的科技含量、制作水平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比如,更用心,更关注细节,更注重动机逻辑的合理性,等等,这在同期同样火起来的另外一部国产动画片《茶啊二中》中也可以看出来。这些科技或制作水准的含量,其实在各行各业都肉眼可见,至少在文化文艺领域已成为一种重要赋能,成为文化传承发展和推进现代文明建设的抓手。就拿《长安三万里》来说,它对于国产动画片探寻新的突破是有经验可以总结的;同时笔者觉得,它用一种鲜活的、引人怀旧和共情的方式来唤醒人们对唐诗和盛唐诗人们的热爱,可能有着更为恒久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它隐隐可能穿透了历史深层,触及到了中华文明始终延绵不绝的某些奥秘,触碰到了生活苟且背后可以灿烂起来的诗魂。

  毕竟,“诗的盛唐”一直就在我们的民族根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