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借“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东风,富有西藏地域特色的非遗产品展开线上销售,引起广泛关注,在“布达拉宫文创”线上销售平台,藏香、矿物颜料、面具、唐卡、藏纸等非遗产品受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开发如火如荼,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话题引发持续热议,不少地区依靠本地丰富的非遗资源,积极探索出一条产业开发的新路径,让非遗拥抱市场的同时也得以更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非遗的市场探索之所以如此火热,自然离不开国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这一时代背景。另一方面,也与市场需求的提升有很大关系——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加深了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古老而美丽的非遗技艺日渐融入日常生活,走入大众视野、走进市场。
不过,非遗的市场开发也伴随着争议。这反映了非遗项目面临的传统制作工艺传承性与其经济价值现代开发之间的矛盾——传统手工艺品往往使用较高品质的材料,利用精湛的技艺,走“小而精”的路线;而“产业开发”则需要降低成本,走规模化生产的路线。从某个角度来讲,两者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若如传统一般追求精工细作,显然不符合市场化规模生产的需求,对非遗产品的广泛传播有一定影响;而若一味追求量产,则有可能出现“工艺简约化”“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于非遗高质量发展不利。
笔者认为,非遗市场开发,应首先考察非遗项目的自身特点,在保护非遗项目核心技艺的基础上,探索产业发展之路,从而达到保护传承与经济收益的“双赢”。
一方面,要根据不同非遗门类的特征作“区别对待”,以使其能更有效地对接不同的市场需求。例如,有些非遗项目天然适合于市场,如剪纸、年画、刺绣等,这些技艺大多源自人们的吃穿住行,蕴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更容易走入人们的现代生活,类似产品可以下沉市场,进行规模化的量产;另一类民间技艺,如玉雕、金漆镶嵌、唐卡等,因其本身用料昂贵、制作工艺复杂,则更适合定制化生产,走“高端路线”,满足收藏性的需求;而对于民间文学、舞蹈、歌谣等具有表演属性的非遗项目,则可以通过演出、互动体验,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换。
另一方面,在非遗市场开发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其多样化的价值利用方式。一直以来,非遗产品存在着开发方式粗糙、单一,成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如人们旅游时经常去到的一些“古镇”“古街”,其街道两旁的非遗“文创”往往并无创意,这个“古镇”的产品跟另一个“古街”的产品毫无区别;有些地区仅仅在一年的某个固定时期举办“非遗集市”活动,结束之后再无下文,这样也不利于非遗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非遗市场开发应保持“多样化”,地方应合理规划“非遗+”,以当地富有特色的非遗资源为依托,开发“非遗+旅游”“非遗+品牌”“非遗+互联网”等生态模式,增强非遗生命力,提高其市场价值。
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非遗+旅游”是一种成功案例颇多的模式。“非遗”所蕴含的地域或民族特性,使其成为让游客体验“异文化”的重要依托,为非遗市场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相比之下,“非遗+品牌”则是一种新型的模式,通过与成熟品牌的跨界合作,以实物为载体打造IP,实现“强强联合”。成功的案例如贵州麻料银匠村与花西子合作,诞生了“苗族印象”这一优质品牌。同样,“非遗+互联网”也为非遗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通过网络平台的独特情境,非遗产品开发者能更有效地将自己的产品与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对接。
总之,非遗市场开发,在坚守保护和传承非遗核心技艺的基础的同时,应兼具“多样化”思维,根据非遗资源的特点,探索不同的利用手段,让非遗的经济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