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凝心”,礼赞“仙山秀水汽车城”
——“聚焦水源区·艺韵大武当”中国文艺名家十堰行采风活动侧记
巍巍武当、滔滔汉水,承载庸、彭、微、麇古国之风的郧阳大地,书写着“生命不断线、历史不断代、文化不断层”的辉煌篇章。步入新时代,湖北十堰作为中国道教圣地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东风汽车的故乡,以“仙山秀水汽车城”这三张亮丽名片,呈现出绿色低碳发展的崭新魅力。7月4日至7日,由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指导,湖北省文联、十堰市委、十堰市人民政府主办,十堰市委宣传部、十堰市文联承办的“聚焦水源区·艺韵大武当”中国文艺名家十堰行采风创作活动举办。30余位来自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中国摄协、中国音协和湖北省美协、书协、摄协的艺术名家齐聚汉水之滨、武当山下。
近年来,中国文联十分重视文艺采风创作实践活动的开展,积极贯通与地方文联工作联系机制。启动仪式上,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苗宏表示:“这次我们与湖北方面密切合作,中国文联和省市文联三级联动,组织艺术家深入基层、采风创作、切磋交流,辅导提升基层文艺骨干素养,鲜活记录十堰蓬勃发展景象,真情抒写十堰人民的美好生活,为文艺赋能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进行了新的尝试。”
青山秀水 时代之进
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武当山是十堰的文化符号之一,处处凸显着古人的智慧和勤劳,尽显古建筑群的细节与文化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7月4日,采风团一行的采风创作从这里开始。
“这是我第3次来到武当山,时隔10年我又来了。”中国摄协第九、十届理事,中国铁路摄协名誉主席原瑞伦感慨。多年后,再次攀上武当山金顶的他被眼前的风光震撼,创作不停。“我们国家高铁建设的步伐特别快,以前来这里要花一天时间在火车上,而现在只需要6个小时,这意味着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十堰的自然风貌、文化底蕴以及百姓精神饱满的生产生活状态。从镜头画面的对比中,就能感受到当地数年间的变化,也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当天,5位画家现场挥毫,将百年武当建筑风貌、刚柔并济的武术、仙山苍翠缥缈凝于笔尖,联袂创作出描绘八百里武当秀丽风光的丈二匹作品,命名为《武当胜景》。
饮水思源 清流永续
有这样一种说法:在北京城区,每10杯水中有7杯是丹江水。十堰肩负着“一江清水永续北送”的光荣使命,被誉为“华中绿肺”和“北方水井”。采风行程中,当地百姓总是自豪地笑道:“你们吃的水就是我们这里的!”
渠首一滴水,家国万里情。7月5日,采风团在丹江口水库一览大坝雄姿,站上甲板感受碧波万顷。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副主任邹立颖望了望水面说:“我还有一个特殊身份——海军,因为职业和专业的原因,沿海城市我几乎都去过,但是第一次看到丹江水还是满心感慨,可以联想到这么大的一项工程,几代人做出的奉献和牺牲,也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更加佐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此次,邹立颖与几位画家用时3个半小时,共同创作画作《汉水苍翠》,描绘丹江口大坝风貌。
在下午慰问库区人民的书画笔会中,书法家也不吝笔墨,奋力书写,将“南水润北方,寻源丹江口”“龙吟汉水”“做好守井人,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等一幅幅颂扬南水北调精神的作品献给水源区的人民,表达敬意。
用心用情 书写奇迹
说起十堰,还有一张名片必不可少——汽车城。十堰作为东风汽车公司的发源地,是中国商用车之都,现有整车和零部件企业1000多家,汽车年生产能力100万辆。三线建设的开拓者们在十堰筚路蓝缕,成就了第二汽车制造厂、丹江口大坝等新中国建设奇迹。
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品牌体验中心,艺术家们了解“二汽”发展历史,试乘最先进的汽车产品,感受到新时代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中的创新驱动。
走进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工人井然有序在车间辛勤工作的场面令艺术家们动容,决定现场为工人创作肖像画。作为艺术家模特之一的工友陈军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八九个年头,当大家争相向他询问收到自己画像的心情时,不善言辞的他眼睛乐成了一条缝,说了一句:“我太高兴了!”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文艺工作者融入生活走进人民,作品才能够“完整”。艺术家们纷纷表示,将创作更好、更多的反映十堰历史变革、群众幸福生活和库区今夕巨变的文艺作品,讲好讲活十堰故事。
乡村振兴 文艺助力
《郧山新居》《老家印象》《汉水人家》……在龙韵村的郧阳区书画创研基地书画厅,展示着这样一些展现地方风韵的美术作品,琳琅满目。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是十堰市首个易地搬迁安置村,位于南水北调的核心水源地,共搬迁群众918户3211人,目前正着力打造“研学旅游”示范村,构建“农、旅、文、商、学、艺”综合体,带动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7月6日,采风团一行深入龙韵村采风,并分3个会场同步开展培训——摄影艺术创作讲座、国画创作辅导交流、书法创作辅导交流。郧阳区文联组织各协会会员近百人参加了培训交流活动。作为中国文联年初启动实施基层文艺骨干人才培养工程的一次实践,为基层文艺工作者带来最实惠、最真切的艺术滋养,也为打造“南水北调大水井万古一地大郧阳”的郧阳文化品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中国画《汉水人家》前,中国林业美协主席、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委员孙剑正在点评作品,一时间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摩。作者曾浴辉是郧阳的一名美术老师,同时也是郧阳区美协副主席。他介绍,自己学习绘画是从西方绘画转向中国画,并没有系统性的理论基础,也没有固定的老师指点,大部分时间通过视频或画册临摹练习,这次老师们来到现场指导、示范,机会十分难得。“西方绘画强调写实,中国画强调写意,我目前就在两种绘画方式中斗争,但我坚定还是要走写意之路,因为这才是中国画的灵魂。”曾浴辉说:“这是一幅小青绿山水画习作,反映了我们当地的青山绿水。孙剑老师指出我画面中的三点问题:一是中国绘画追求书画同源,目前我的用笔太过于单调,缺少变化,后期要加强书法用笔;二是要巧妙运用黑白对比;三是要注意画面中点景的布局。老师讲解非常到位。”
“十堰百姓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南水北调的伟大精神让我从中受到教育并深受感动,为奉献者奉献,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中国书协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刘月卯在结束书法创作辅导交流后说:“我认为书法是一门最接地气、广受老百姓喜爱的艺术,有着引领社会风尚的独特作用,我们更应该以此次采风创作活动为契机,苦练内功,向基层倾斜,为朴实无华的大众奉献。走出书斋,走入社会,走进基层,是在提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士气,也是进一步激励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强化责任担当的重要举措。”
据悉,此次采风创作作品将于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之际,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等地举办主题创作作品展,记录水源区人民生态保护的时代功绩,诠释十堰“守井人”的担当与奉献,共同擘画新时代十堰发展奋进的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