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人工智能与音乐相融合的发展之路
栏目:新视线
作者: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央音乐学院2020级电子音乐作曲专业博士毕业音乐会举行——

探寻人工智能与音乐相融合的发展之路

  “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创建于2019年,这是我们系成立以来,第一次公开演出的博士毕业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主任、教授李小兵表示。近日,中央音乐学院2020级电子音乐作曲专业博士毕业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行。此次音乐会由李小兵的三位博士生栾家、张渊、孙宇明多首独具匠心的音乐作品组成,共同探讨人工智能(AI)技术与脑科学技术在音乐创作与表达上的无限可能。

  音乐会包含了一系列富有开创性的音乐作品。音乐会的开场序曲《欢迎》是由人工智能(AI)作曲,给现场观众带来很大的惊喜。栾家的作品《五蕴》中,将电子音乐与AI机器视觉、红外体感控制相结合,形成体态、影像、音乐的三重交互,构建出一个沉浸式的3D视听空间,表现了人在实现对物质、感受、意念、行为和意识的超越后,达到的内心平静与解放。《全是爱》是一首借助ChatGPT进行声音与视觉编码的作品,通过AI辅助声音检索、音乐合成和可视化设计,探索人机协作的电子音乐创作方式,呈现人类的共同情感表达。

  张渊的作品以3D音频技术为形态,突出了脑科学、人工智能与电子音乐的交叉融合。在作品《云间虹霓》中,将认知科学与AI计算相结合,与演奏家一起通过二胡和吉他两种乐器对主题进行表现。在创作过程中,作曲家对独奏乐器的声音呈现方式,以及多媒体画面与声音效果的配合形态都做了3D化设计,并通过实时捕捉的脑电信号实现了演奏者与听众之间的共情互动,挑战了音乐创作与表达的边界。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与听众的脑电信号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分析与计算,进而驱动音乐段落的发展模式。通过使用AI算法,作品实现了对演奏者与听众情绪变化的实时捕捉与响应,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共情音乐体验。

  孙宇明的作品在3D音频技术的基础上,还涵盖了AI旋律衍生算法等多种创作技术。作品《时光河》由复杂网络的声音映射与可视化技术构建而成,作品的创作初衷是在视觉与听觉的交互呈现中追溯时光流淌的痕迹,通过艺术手段刻画对于宇宙时空多维认知的哲学性思考。作品《繁星散落的夜晚》是在3D音频回放系统中创作的沉浸式多媒体音乐作品。它融合真实器乐创作语汇、电子音乐创作语汇,并在进行了听觉与视觉影像的交互呈现——利用“星空”这一借以抒怀的意象载体,隐喻化地借“星”写“心”。

  事实上,中央音乐学院在人工智能音乐实践和理论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前沿。据介绍,2021年11月中央音乐学院与华为组建联合创新实验室,运用顶尖技术,采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的模式,在音乐科技相关领域内进行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其共同研发和制定的3D音乐创作方法、3D音乐制作标准和3D音乐编解码标准,通过大量实验,采集听众的心理和生理指标,制定出符合音乐家听感与大众认知规律的3 D音乐制作与设计原则。李小兵谈道,未来将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音乐智能量化和脑科学认知研究》探索3D音乐在音乐治疗、音乐脑科学机制等领域的研究,共同探寻人工智能与音乐相融合的发展之路,共同服务国家音乐科技文化发展。

  “我们和世界顶级人工智能专家一起研究新的技术,并将其运用到音乐的创作上来,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叉。这场音乐会不是传统电子音乐的交互手段,而是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些技术未来一定会更广泛地运用到音乐创作的多个层面。”李小兵表示,“这场音乐会全面呈现了音乐与最前沿科技的结合,将是未来音乐创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