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开幕的2023贵州非遗季“璀璨乌江寨·非遗嘉年华”系列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非遗传承人齐聚贵州省遵义市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为游客带来了一场非遗盛宴。据媒体报道,非遗传承人共展示了60余个非遗项目,从迥龙岛看独竹漂表演、亚鲁王廊桥听侗族大歌,到纯裕油坊看皮影戏、炎黄茶馆吃仡佬族油茶……游客齐呼过瘾,这场非遗盛宴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让非遗成为旅游空间中的“重头戏”,现今已成为各地深化旅游开发、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久前,文旅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更使“牢牢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的规律特点,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成为各地推动文旅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地方依托当地丰富的非遗资源,将非遗传承核心区打造成旅游景点,使非遗宽领域、深层次、高质量地融入文旅产业发展之中。除了最近爆火的贵州非遗季系列活动外,我们熟知的南京秦淮灯会、凉山彝族火把节等,都是利用非遗做好文旅文章的经典案例。
在文旅产业发展中,非遗资源为什么有着如此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非遗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自然也是最接地气和最易于让人产生共鸣的文化形态。早在“非遗”概念流行之前,人们习惯于用“民间文化”来称呼那些诞生于民间日常生产生活并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形态,“民间文化”,顾名思义,其本身就是最广泛大众精神生活的结晶。它从人们的衣食住行中汲取营养和元素,并在人们的精神生产活动中逐渐成型。也因此,诞生于民间的非遗,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对于想出去旅游的人来说,具有天然的吸引力。试想一下,当我们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旅游,首先要提出的问题肯定是,这个地方吃什么、穿什么、有什么娱乐活动?涵盖了吃、穿、玩等生活各个层面的非遗,自然是对这个问题最有力的回答。
另一方面,非遗往往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即使中华民族同源同种,因应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等,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形态。非遗,便是这种地域区分最具代表性的“成品”。就像一提起舞狮就想到广东,一提起陶瓷就想到景德镇,一提起紫砂就想起宜兴;即使同样是刺绣,苏绣、蜀绣、湘绣等也各不相同,地域色彩明显。非遗的地域性特征,可以说是人们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做出的选择,可以说是人在选择与自然和谐共处后,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值得一提的是,非遗往往是地域性、民族性元素的集合,例如广西融水地区的苗族坡会,就融合了芦笙演奏、百鸟衣、斗马等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元素。也因此,非遗可以被看作是地域文化最好的“代言人”,当我们选择去某地旅游时,可以从当地的非遗中了解地域文化、了解地方特色,也更容易满足“异文化”空间体验的需求。
总之,因为非遗所蕴含的丰富的日常生活和地域、民族元素,它可以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抓手,使“文化+旅游”的模式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文旅融合,始终是“文”在前,“旅”在后。当一个地方的文化资源足够丰厚,文化底蕴足够强大,就不愁没有开拓文化市场的依托。当然,要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不能“坐吃山空”,不能只守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不加以开发、利用。挖掘地方非遗,考察其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并进一步开发其文化意蕴,是合理利用非遗扩大旅游市场的重要一步。而在这一基础之上,还需要开发者找准市场需求,根据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消费需求来对当地非遗进行进一步的包装。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非遗所具有的丰富的日常生活和地域、民族元素,激发非遗所具有的市场潜力,以此来更深入地推动文旅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