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为“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23”启幕——
原创歌剧《青春之歌》:
唱响觉醒年代的青春旋律
栏目:艺林
作者:记者 吴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1958年,著名作家杨沫创作了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作品围绕林道静的成长与选择,展现了青年知识分子从“小我”走向“大我”的过程以及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所迸发出的强大力量。为了赓续经典,4月27日至5月1日,历时数年打磨的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青春之歌》将上演,六十余年后重新诠释这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红色经典。

  日前,国家大剧院召开原创歌剧《青春之歌》新闻发布会,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赵铁春及该剧主创主演悉数亮相,讲述分享创作初衷和剧目亮点,并展示了剧中《爱让世界变小》《出路》《我知道你有你的信仰》等精彩唱段。

  歌剧《青春之歌》改编自杨沫同名小说,由张千一作曲、赵大鸣编剧、王晓鹰执导,首轮演出将由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执棒。歌唱家宋元明、赵丽丽、韩蓬、梁羽丰、周正中、刘涛、蔡静雯、胡越、关致京,将携手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合唱团及管弦乐团,唱响那段觉醒年代的青春旋律。

  “从文学到电影,《青春之歌》着力描绘了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历程,这也是百年党史中无数觉醒青年的真实写照。特别要提到的是,歌剧《青春之歌》是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第一百部剧目,创作上我们延续了剧院在制作剧目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高品质传统。”赵铁春介绍说。

  张千一、赵大鸣曾共同为国家大剧院推出的原创歌剧《兰花花》谱曲写作。在赵大鸣看来,《青春之歌》中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在于,“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处于风云变幻、生死存亡的特殊历史时刻,在亡国灭种的残酷现实面前,青年知识分子把个人的生存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每个有良知的热血青年,都在用行动去追寻民族解放的救国之路,甚至用鲜血和生命向世人证明他们心中的崇高信仰所散发的真理之光。”歌剧剧本改编加入了今人的视角,力求刻画出有鲜明艺术个性、又符合生活真实的舞台艺术形象。

  整部歌剧围绕“青春”的主题,极具戏剧性的音乐不仅表现出一群青年人在革命浪潮中的激情,也为中国抒情歌剧创作带来了新的探索。剧中既有《大海有宁静的时候》《爱让世界变小》等优美的重唱,同时也有《让青春火焰散发炽热光芒》等极具挑战的咏叹调。作曲家在剧中增加了花腔女中音的写法,也为歌唱家带来了更丰富广阔的技巧展示空间。“《青春之歌》整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上个世纪30年代,恰是中国的文化包括音乐受到西方文化启蒙的时代。音乐要找到它的符号,这个符号应该符合那个年代,让人一听就会感受到是那个年代的文化气息。”张千一阐述道。

  而歌剧《青春之歌》的舞台呈现也遵循了音乐中的浪漫风格,以现代、写意、开放、自由的舞台空间展现人物的思想交锋、情感纠葛和道路选择。在王晓鹰看来,“《青春之歌》表现了几个年轻人不同的思考、选择和成长。林道静离开余永泽而追随卢嘉川,不是个人情感的转移而是生命价值的重选。卢嘉川的精神感召的背后是民族的呼唤,余永泽在温情脉脉中构筑的‘小屋’留不住心向开阔生活的林道静,这不仅体现了不同的心胸、格局、境界,更体现了不同的意义理解、价值选择、责任担当。”

  据悉,原创歌剧《青春之歌》将作为开幕演出拉开“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23”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