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戏剧:在限制中追求自由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记者 吴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举办,参演剧目主创谈小剧场戏剧该如何讲、如何演——

小剧场戏剧:在限制中追求自由

  “一个‘小’的剧场空间,表演区和观赏区之间的界线趋于模糊,演出能够在高度共情和密切交流的氛围中展开,这显然为演出向观众传递更丰富的情感、解剖更复杂的人性、表达更深刻的思想、分享更有启发性的人生感悟,提供了物质上的有利条件与心理上的巨大可能性。”近日,由中国剧协、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旅厅、江苏省文联主办的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在南京举办。中国剧协顾问、著名导演王晓鹰携执导的话剧《红色》参加展演,并与观众进行了一场对话,王晓鹰这样阐述了自己对小剧场戏剧的看法。

  此次小剧场戏剧展演分“时代印记”“经典再现”“人生百味”“国风古韵”“童真烂漫”“紫金故事”6个单元,共23部优秀剧目参演,涵盖话剧、戏曲、舞剧、儿童剧、音乐剧等多种形式。无论是创新探索,还是回归质朴,在主创们看来,就是要创作与人民共情、与时代共振的优秀作品。

  更重视作品的文化底蕴

  此次展演中,话剧《民生巷11号——之二》将城市文化底蕴与风土人情融入其中,儿童剧《二十四个奶奶》从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出发,并与地域民俗文化相融合,大型多媒体皮影戏《花木兰》在画面的着色上采用中国水墨画般的黑白风格……小剧场戏剧呈现出的质感让人印象深刻。

  “皮影与多媒体无缝衔接、利用宽银幕的IMAX电影呈现、人物形象与动漫相结合……打破了皮影戏与现代技术融合的壁垒,弥补了传统皮影舞台表现的不足,增加了全剧的感染力和观赏性,为实现传统皮影戏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上海木偶剧团团长、皮影戏《花木兰》出品人何筱琼表示,海派木偶戏在中西融合、科技的综合运用上比较靠前,在《花木兰》中,高科技仅应用在如战场上的硝烟、花木兰骑马溅起的尘沙、风吹柳树的摇摆等氛围的渲染上,在皮影艺术本身不能达到的地方做叠加以补“短”,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化地拓展“长”,即皮影艺术本源的东西。

  西安儿童艺术剧院创排的儿童剧《二十四个奶奶》,将二十四节气的更替诗意地融入祖孙浓浓的亲情中,扯面、芯子社火等陕西特色民俗文化的加入增加了这份亲情的深度和内蕴,作品本身也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西安儿童艺术剧院业务副院长、该剧编剧宣亦斌坦言,创作之初就明确了不能让观众感觉这是一部科普剧,而要在人物情感的主线上,呈现传统文化传承与表达的新路径。

  北京京剧院一级导演白爱莲表示,除了表达当下的思考,还希望作品富有情趣。在她看来,情趣是中国传统文化共有的一个特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审美范畴,世事人情皆有趣,把握好这一点可以使作品更灵动。谈及小剧场京剧《浮生六记》的创作,白爱莲表示:“《浮生六记》原是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散淡而随性,改编成戏,大家可能会觉得比较平淡。但是之所以选择这个题材,恰恰是因为沈复随笔中所散发出来的充满情趣和意趣同时又满含深情的味道。”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一级导演黄盈认为,小剧场戏剧高品质的呈现,需要充足的创作时间和创作者的全情投入。“每一次创作从写作到排练,期间都要修改,有时候甚至要停下来推翻重来。而且,一部戏不是演完就结束了,还要根据观众的反馈不断精修,必须这样才能出精品。”由黄盈导演的话剧《我这半辈子》参加此次展演,该剧创作历时6年之久,改编自老舍先生一系列文学作品,以一部全新的舞台作品来呈现,既有老舍先生的文学基础,也有跟当下互动的现实意义。

  寻求更贴合观众的表达方式

  在青年演员、天津人艺版《油漆未干》中葛医生的扮演者胡敬佩看来,演员就是在舞台上替创作者说话,讲故事首先要让观众看懂。天津人艺版《油漆未干》在本土化改编的过程中不仅将整个剧情的社会背景从20世纪初的英国乡村迁移到了20世纪40年代的天津,还向天津人特有的人物性格、思维逻辑、说话方式上靠拢。同时演员摒弃了背台词、朗诵式的带有腔调的表演,真正沉下心来从人物出发。“小剧场更重视细节,演员的每一个眼神观众都有回应,在某些点上一定要通过重复或夸大语言和肢体动作去强调,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胡敬佩说。

  鼓楼西戏剧出品制作的话剧《降E大调三重奏》同样改编自国外作品。考虑到让观众更好地接受,主创在创排的过程中,不断润色语言,使其更口语化、日常化,更贴近观众。“侯麦的剧本充分挖掘人物本身,体现出了情感的丰富性,而在舒适自然的语言氛围下,观众能感受到更广阔的空间。”在这部剧中,导演何雨繁采用了线性叙述的方式,让一个简单的故事呈现出了更丰富的内容。

  话剧《民生巷11号——之二》中,主创将那些深入南京人骨髓的传统与习惯融入其中,以期和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小街小巷里还保留着那个时期人们的相处习惯,邻里之间有着密切的情感联系,想让更多观众去感受这份宝贵的情感。”该剧编剧之一肖明表示,小剧场戏剧应回避多余的煽情,以类似于自然主义的方式叙事,而且不能把故事写满了,要给观众留有情感补充的余地,这样他们反而会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南京市话剧团自建团伊始,就一直坚持这种朴素的表演风格,题材选择上也是贴近生活和人民的。”肖明说。

  实验探索精神是小剧场戏剧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国内小剧场戏剧自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经过40余年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表达,有的以全新理念与形式诠释经典,有的以质朴叙事娓娓道来,有的借助科技手段带来无限惊喜……正如中国剧协顾问、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徐晓钟在展演开启前所说的,“小剧场戏剧的价值在于它实验、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实验探索精神是小剧场戏剧的初始动力,也是整个戏剧艺术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王晓鹰认为,小剧场戏剧的演出创作,应该在戏剧空间的“观演共享”上倾注更多的注意力、做更多的文章,从更强的空间共享,达到更强的情感共享、思想共享。同时他建议,除了现有与“常规演出剧场”大同小异的“小型”剧场以外,小剧场戏剧创作者应该更多地寻找、发现、开拓真正“非常规”的、有特点的演出空间。

  “作为写作者,希望自己一直秉承着小剧场戏剧突破、创新、和时代同频共振的精神,勇敢地面对人的生存困境、情感困境,向人的心灵更深之处探索。”北京演艺集团《新剧本》杂志主编林蔚然表示,在创作中也要持续地追求因地制宜,“从小剧场里生长出来的种子和产品进入中型和大型剧场也能立得住,因为作品中具备了足够的气象和气魄,这样也一定能够抓住更多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