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许多年轻人从全国各地奔赴苏州平江路,为听评弹《声声慢》排起长队;昆剧《1699·桃花扇》惊艳亮相上海,现场有众多年轻观众……我们从中能够一窥戏曲艺术赢得年轻观众的成果。同时,青年观众对传统戏曲元素的喜爱也在互联网平台上持续发酵,大有蔚然成风之势,最直观的表现便是,不少传统戏曲名家在网络平台拥有的年轻粉丝越来越多;网络平台推出的含有戏曲元素的活动备受关注,例如,2022年,某网站推出《上元千灯会》,不仅以全古装形式串联整场晚会,更是将包括戏曲在内的多种传统艺术熔于一炉,把传统表演艺术和影视化的表现进行跨界融合,深受网友喜爱。同年,某国产游戏在网络推出官方动画MV《神女劈观》,吸引不同剧种的戏曲演员纷纷“二创”,让喜爱戏曲的观众大呼过瘾,更让之前对戏曲并不了解的青年网友感叹中国戏曲剧种之丰富。
以上种种,正在昭示着在文化自信成为共识的今天,以戏曲艺术为代表的传统表演艺术,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的关注。当然,如果仅仅将其简单地认定为某种“戏曲复兴”,却未免有些粗暴——在移动互联网生态加持下的当今时代,我们无法用旧眼光看待所谓戏曲艺术的“兴”与“衰”,毕竟一个维度更多、语境更丰富的网络时代早已不可阻挡地来到了我们面前。
这就不得不提华彩背后的另外一面:同一个视频网站上,许多热爱戏曲的青年视频创作者们精心制作的戏曲相关视频无论是观看量还是点赞数都显得并不突出;不少专业戏曲演员纷纷在同一网站注册账号,但与动辄“百万级”粉丝的头部创作者比起来,他们仍有着明显的差别……一“热”一“冷”间的对比,让人难以判定哪一端才是戏曲真正的际遇。
其实答案也并不悲观,戏曲文化回归大众视野,本身是新世纪以来近二十年官方与民间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背后既有物质文明的基础,从而滋养出一代可以平视东西方文化的青年群体,同时也有“国潮”风引领下,传统文化厚积薄发、强势回归的直接利好。
而正如前文所述,今天的戏曲回归,仍然与很多专家学者们所预想的图景有所偏差。电视传媒时代一块屏幕若干个频道打天下的局面在今天已经式微,这让互联网生态群体有了无限细分的可能。而移动互联网平台分发机制则创造了对分众更加宽容、便于各种文化群体间相互“破壁”的良好氛围,戏曲艺术可以收获一批相对稳定的“铁粉”,也可以在惊鸿一瞥中震撼全网,两者并不相悖。
同样令前人难以预料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传统戏曲艺术扎根剧场戏院,观众与演员在同一空间内带有极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在电视传媒时代,这种互动因屏幕单向输出的特点而被阻隔。到了今天,“弹幕”的出现让“家里蹲”的网友们有了和演员一起被其他人看到的能力,留言区、评论区让观众之间甚至与演员之间实现交流,直播平台更是可以通过实时留言以及“连麦”的形式实现互动——戏曲艺术的原生魅力在互联网上以某种形式得以“复现”,我们甚至可以畅想在“元宇宙”实现之时,观众可以在虚拟现实空间里以数字人的形态叫好,让“角儿”们听到赛博喝彩。
再比如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应该引起业内同仁们的关注。无论是《神女劈观》还是《上元千灯会》,其作品的核心创意者都不全是专业戏曲从业者。这一方面说明流行文化群体正在观照戏曲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他们的旨趣、造诣也许难比专业戏曲团队强,但这种传播客观上起到了帮戏曲“圈粉”的作用。而另一方面,戏曲艺术以元素化、碎片化的形式被传播,也造就了一批对戏曲文化喜爱,却从未看过戏的爱好者。
应该看到的是,无论何种传播形式,戏曲都或多或少地借着此“东风”青云直上,我们终究无法强求互联网平台带给传统文化更多资源加持,但也已经感受到那些古老的、散发着经典魅力的瑰宝正开始着它的年轻化蜕变——这正是一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大胆尝试,而百万点赞的精彩瞬间和坚守表达的传统艺术创作者,共同构成了戏曲艺术继续前行的两翼。
高台搭好、未来已来,戏曲或许将迎来一次新的机会:它的本体仍然以传统剧场的形式为其爱好者们所欣赏,而它的文脉正以全新的风姿与这个时代发生深刻的交融,让中华文明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得以在网络世界广泛传播,进而孕育新的艺术形式,完成时代的表达。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