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要部署,要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近些年来,上海戏曲界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的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我们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文化市场融合发展,强化数字赋能,推动产业集聚,探索推进“戏曲+”的深入实践,为擦亮上海文化品牌而奋楫不止。这些探索实践和经验,为戏曲注入了更多更新的时代内涵,也引发了我更深入的思考。
近年来,上海充分发挥国有戏曲院团示范带动作用,加大了戏曲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供给。在创作上,我们始终遵循文艺“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精神内涵,重点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守正创新、培根铸魂的精品力作,京剧《换人间》《红色特工》,昆剧《自有后来人》、全本《牡丹亭》,沪剧《陈毅在上海》《敦煌女儿》,越剧《山海情深》,淮剧《寒梅》,评弹《战·无硝烟》《初心》等,用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精品佳作,提振了精神力量,擦亮了奋进底色。
尤其是去年,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关心支持下,上昆倾力打造了全本《牡丹亭》,以上、中、下三台大戏的体量,精彩呈现原著的精髓,成为全国唯一完整演绎汤显祖原著《牡丹亭》55出的文艺院团,被专家认为“是本年度中国戏曲的重大文化事件”。全本《牡丹亭》作为文化和旅游部近期举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中仅有的两台传统经典剧目之一,受邀于3月8日至10日在中央歌剧院向首都人民献演。
在打造演艺品牌方面,我们策划推出“演艺大世界·东方之韵”演出季,以驻场演出季、精品展演、个人专场、名家名剧等形式构建起立体而丰满的演出集群。自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全年,演出场次达到409场左右,观众平均1.2天就能看到一场戏曲演出,逐步形成了“看京昆到天蟾、看地方戏到宛平、看小剧场到长江”的地标性观演态势。我们主办的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8年间已收到总申报剧目412部,涉及69个剧种,上演67台剧目,为营造更具有中国精神和海派特色的戏曲文化生态提供了重要平台。
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和观众培养作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关键来抓。与此同时,戏曲院团坚持数十年从社会美育大课堂做起,把艺术推广与提高市民文化素养结合起来,通过“文艺轻骑兵”以导赏、小戏、讲座、体验等形式多元、样式新颖的演出来发展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的新观众群。2021年至2022年间,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下属六家国有戏曲院团共完成演出5957场,演出收入8938.53万元。
戏曲院团一直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力军,只有积极拓展惠民服务,强化科技赋能,让文化渗入生活,才能真正成为经济社会的润滑剂。我们加快探索培育文旅消费新模式,在以商圈、创意园区、旅游景点等场所拓展而成的演艺新空间,实现戏曲常态化演出,开展数字藏品、线下戏曲快闪、美育赏析、志愿服务、文创展示等多个板块活动。风雅赏曲的意境向市民游客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成功助力了上海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疫情防控期间,中心所属院团积极发挥所能,联合多家媒体平台积极开展“艺起前行”线上系列活动约328档,播放量近960万次,累计服务时间超68000小时。
从2015年起,上海各戏曲院团把经典剧目逐一拍摄成了戏曲电影。3D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3D昆剧电影《景阳钟》、3D越剧电影《西厢记》、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分别获得国内外一流电影节的重要大奖,在戏曲电影的探索方面持续走在前列。同时,游戏设计者和玩家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在保留戏曲艺术精髓的前提下,我们尝试通过电影、游戏与戏曲的多元结合、融合创新,去建立起戏曲与年轻人之间的桥梁,在梨园雅韵中同鸣共振,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文化品质贡献戏曲力量,展现文艺担当。
博物馆、美术馆等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阵地,也是戏曲跨界的一个创新发力点。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推动培育艺术展陈、演艺表演、文创开发、研学体验等新型业态,近些年,上海戏曲积极探索与多元文化的创新合作,不断创新文化服务形式,让更多市民共享文化成果。“昆曲”与“故宫”分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经过4年的数次深度互访,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共同研讨两大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活化与利用、重塑与创新。最近,我们积极筹备3月13日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签约仪式。未来,我们将借助故宫丰富的戏曲资源和研究力量,重新构建文物与戏曲艺术的关系,让故宫里的文物活起来,也努力打造出既具历史底蕴又具时代风貌的戏曲新成果。
(谷好好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剧协主席,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