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道出了中国人春节除旧迎新的热闹景象。2023年的春节如期而至,中华大地上人潮涌动,人们自觉向着一个叫作“家”的地方奔去,忙碌置办年货的身影随处可见,各地张灯结彩,喜迎“年”的到来。
春节在我国至少有3000年历史,其产生与古人“年”的概念形成有关。我国古人十分重视对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的观察研究,并在长期的探索中以农作物丰收时间为参考,形成“年”的概念。因此甲骨文中“年”字,是人背着禾的象形字,意为丰收。《说文解字》对年的解释为:“年,谷熟也。”可见古人最早将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核心内容围绕除夕夜团圆和新年祝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年节习俗,如小年祭灶、贴春联、贴“福”字、吃年夜饭、守岁、拜年、压岁钱、放炮、逛庙会、看社火等等。春节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撼动的文化传统,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承载着亿万中国人向往团圆幸福的情感需求。
年,一定要和亲人共度才更有意义。一家人忙前忙后准备着年夜饭,有包饺子的、有做菜的、有贴窗花的、有放炮的……人们在此时放下所有的烦恼,在与家人的欢声笑语中迎接新年的到来。旧时北京人每逢过年一定要吃荸荠,这是取荸荠的谐音“必齐”,一年到头希望一家人团圆美满;鱼是年夜饭餐桌上家家户户必备的美食,取意“年年有余”的好彩头;而像丸子这样象征团圆喜乐的食物也是人们必备菜肴之一,年夜饭不仅凝聚着中国人浓浓的亲情,也是仪式感满满的精神聚餐。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改变,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民俗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有人说:“现在过年远不如小时候有趣。”还有人说:“过年不就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顿大餐么?现在平时吃的也挺好的。”在人们的心目中,原来一到腊月就激动地天天盼着过年的心气儿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想在春节假期里休息放松、赏玩游乐,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人们在精神上却难以找到过年的感觉了。从某个方面来说,这种抱怨不正体现着人们对传统节日民俗的精神渴望么?因而,为了让人们欢度喜庆祥和的春节,政府每年也在出台一系列新措施,让各地的公共文化服务活跃起来——公园、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剧院等场所都会策划各类春节活动丰富人们的节日生活。近年来兴起的大众冰雪季与消费季更是与春节黄金周联动,将春节文化打造得绚丽缤纷。传统的拜年活动,人们大多选择登门拜访问候,而在当代,有了科技的助力,电话拜年、视频拜年、短信息拜年等新的拜年手段应运而生,压岁钱也从过去的“现金红包”变为手机里的“电子红包”。这是时代的进步,虽然方式变了,但传递出的亲情还是那样温馨。
如今,全球约6000万华侨华人分散在世界各地,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春节。节日来临之际,一些国家的繁华街市都会举行盛大的节日庆祝活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穿戴”着醒目的中国红,纽约的帝国大厦装扮得缤纷多彩,东京塔也在除夕之夜点亮夺目的大红色,美国纽约更是在2008年将春节纳入法定假日……中国人的春节正在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春节,还是西方一些节日,都蕴蓄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更应该用心感悟春节文化,认真体会节日民俗中的温馨与感动。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已然在阔步前行中,我们在精神上保持自己的本色是彰显中华文化的需要,品味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节日遗产的同时,让中国年的味道香飘世界也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