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城》:书写民族复兴的“前史”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
<p> 2019年9月25日,浙江省龙港市正式挂牌。这是党的十八大后中国首个“镇改市”。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在这条路上,龙港走了40年,即便从1984年龙港建镇算起,也历经了35年的跋涉。在这条路上,龙港人挥洒汗水,付出艰辛,也收获喜悦,赢得光荣。这条路上深深烙下了创业者坚定的足印,而走在最前面的,是龙港镇委书记陈定模和他的同事们。</p>
<p> 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浙江人民出版社联袂推出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城》讲述的就是这条路上的感人故事,作者朱晓军把它称为“奇迹”:“龙港是个奇迹。如果创造奇迹的人可称为奇人,那么龙港的奇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个奇人群体。让我疑惑的是,到底是奇人创造了奇迹,还是奇迹成就了奇人?”带着这样的疑惑,朱晓军走进龙港,带着我们走进历史现场,走到龙港人的心灵深处。</p>
<p> 在我看来,奇人与奇迹,或者说,龙港与龙港人,二者的互相成就,构成了这部报告文学的叙事线索,也完成了故事的调性塑造。一切历史无非是人的历史,一切人也无非是历史中的人。朱晓军深谙这个道理,把笔墨聚焦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龙港人身上,挖掘档案、深入采访,用文学之光照亮那些几乎要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普通人,用丰富多彩的个体故事,绘就了一幅龙港人建设家园、改变命运的壮丽图景。</p>
<p> 也正因为把龙港人作为故事的主角和中心,作者成功地穿透时间的面纱,找到并揭示出龙港变迁的底层逻辑。用书中的话来说,便是农民的“进城梦”。对于有着几千年农业文明史的中国人而言,“进城”是日常美好的憧憬。唯其美好,能激发出无穷的动力。唯其日常,令人念兹在兹。对于农民而言,城市不是抽象的,也并不遥远,而是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对比强烈的生活。就像书里写的:钱库和鳌江,一边是泥路、煤油灯、手摇扇,一边却是马路、电灯、电风扇,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两个世界,就是这般泾渭分明。也就无怪乎少年陈定模一看到“城里”的景象:白米稀饭、豆浆油条、体面整洁的房子……心中便升腾起改变境遇的巨大诉求。书中所写到一桩桩生活场景、一个个奋斗故事,诸如李其铁和陈迎春的爱情、方建森的奋斗、王均瑶兄弟的创业,归结起来,都是把社会发展的动力还原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内在需求,并以文学的方式作了具象化、人格化的呈现,从而赋予了社会变迁以温馨的人性暖色。</p>
<p> 在龙港故事的丰富内容中,最重要也最亮眼的无疑是陈定模的故事。我以为,本书对这个人物的塑造极为成功,他很有可能和《哥德巴赫猜想》里的陈景润、《木棉花开》里的任仲夷一样,成为报告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朱晓军把陈定模的个人生活史和龙港建设史交融在一起贯通书写,展现了他从“草根”到干部的转变,也揭示了他作为基层干部遇到的难题和“烦恼”,包括“中国二十世纪的两大难题——计划生育与拆迁”,还有人民利益与宗族利益的纠纷、高层决策与底层探索的矛盾,以及改革过程中政策变化对干部政治领悟力、判断力和定力的考验,等等。</p>
<p> 在一定意义上,陈定模是一个带些悲剧色彩的英雄。和一切领头人一样,他具有超前思维,为起步阶段的龙港设计了四五十米宽的马路,当时的县领导觉得不可思议,舆论更为之哗然,他却说,“发达国家已普及私家车,我想二三十年后,苍南和龙港都会有私家车”,后虽妥协改为二十四米,在当时的浙江也已拔得头筹。龙港的建设是没有列入计划的,也就没有国家拨款,镇政府成立后,县政府只拨了六千元开办费。陈定模从《资本论》的土地思想得到启发,实行土地有偿使用,收取公共设施费,为龙港城完成了“原始积累”。这违反了当时的有关政策,他一边检讨,一边以一种舍我其谁的悲壮,踩下了“龙港速度”的第一脚油门。所幸的是,在陈定模的背后,站着有担当的领导,更有伟力无穷的群众。温州市委第一书记袁芳烈以老革命的责任感和魄力,一锤定音地肯定了龙港的做法,从政治上和政策上解决了其发展的后顾之忧。书中对各级干部的着墨虽有多有少,却成功地刻画了改革年代的干部群像,让我们看到各个层次的干部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以勇气、智慧和担当发着光和热,恰如书中用诗一般的语言所描写的,“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可燃的,或是燃油,或是酒精,或是干柴,或是煤炭。他们充满激情和自信地追赶着时间和岁月”。</p>
<p> 作为一部报告文学,真实是《中国农民城》第一位的追求。不过,文学意义上的真实从来不是现实的复刻。巴金先生说过,把艺术和生活糅在一块儿,创造出来的东西是美丽、健康而且有力量、有灵魂的。朱晓军的写作,把文献的厚重、现场的鲜活、当事人的思考和写作者的感受糅合在一起,奠定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书中描写了不少热烈生动的场景,但更吸引我注意的,是富有哲理的语句。陈定模和他的下属谢方明有过这样的对话:“我断言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道路必然从农村城镇化开始。这是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部分。”谢方明在接受采访时说:“国运上升的时候,我们只是其中一个分子。跟我的同学比,我是幸运的。虽然都经历了那个时代,我刚好在浪尖上,像滑水板似的一路漂下去。如果没有改革精神,龙港是不会有的。”是啊,在中国,最渴望进城的是农民,离农民最近的“城”是“镇”。书中的农民向“城”步步靠近、层层转移的过程,就是龙港由“渔村”到“乡镇”再到“城市”的过程。同时,这也是中国人追梦筑梦的写照,是中国人在自己创造的现代化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缩影。</p>
<p>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接力奋斗的历史进程。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发出过“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动员令。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又提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我想,《中国农民城》讲的正是这样一个“杀出血路”的故事,也是我们民族复兴的一部“前史”,在这个奇迹般的故事和创造这个奇迹的人身上,洋溢的也正是“闯的精神”“‘冒’的精神”,干事业的气和劲。</p>
<p> 历史川流不息。如果我们不了解昨天,就不会珍惜今天,更无法走向明天。书中记录了谢方明一句有哲理的话,“我们国家发展太快了,完全超出所有教科书规定的那种范围”,“龙港留给我的很多东西是我在书本上学不到的”。阅读《中国农民城》,回望艰辛创业的昨天,正是为了带着这些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财富,奋楫前行,直到理想的彼岸。</p>
<p align="center"><img style="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2/202212/W020221209333243378511.jpg" OLDSRC="W020221209333243378511.jpg" /></p>
<p align="center">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