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看北京·2022第六届老舍戏剧节于11月22日至27日集中举办“老舍笔下的西城”“构建新时代的‘戏剧观’”“文学改编舞台剧的观察与思考”3场论坛,近20位专家学者线上相聚,以老舍、文学、戏剧、新时代为关键词展开讨论。
亲切感是老舍先生文学作品的魅力之一
“老舍笔下的西城”论坛邀请编剧、导演方旭,作家刘一达,中国老舍研究会副秘书长史宁及北京正阳书局负责人崔勇,带观众们“云游”北京,探寻西城文脉,从不同角度分享各自对于老舍先生作品的感触与“老舍文化名片”的认知。
老舍先生出生于西城的小杨家胡同,他后来工作和生活的很多地方也围绕西城展开。在《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老张的哲学》《离婚》等作品中,都有对西城景物、景观的细致描述。史宁谈道:“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当中,人物活动的场景基本都是真实的北京地名,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梳理之后会发现,真实地名最多的集中在西城。”
作为多次将老舍先生的作品改编后搬上舞台的方旭则认为,北京是老舍先生整个文学创作的根基,只要翻开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就能明白,北京对于老舍先生到底意味着什么,他把对于北京的情感进行直接关联,等同于对母亲的情感。
亲切感是老舍先生文学作品的魅力之一,史宁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的作品非常关注人性的部分,关注人最基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是老舍先生作品可以跨越时代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新时代需要新“京味”
“构建新时代的‘戏剧观’”论坛邀请了多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及评论人就“老舍与新时代”为话题进行讨论与分享。老舍先生一直爱憎分明,为人民而书。他的笔端满含对苦难人民的悲悯与同情,对世间美好情感的赞扬,也因此,他的《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经典作品,在话剧舞台上至今仍常演不衰。
文艺评论人谷海慧认为,新时代需要新“京味”。她提出,“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急剧改变,无论老北平的记忆还是大杂院的生活,在当下的北京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成为市民生活经验的一小部分。文艺家创作时应在取材领域和艺术方法上创新,这样才能产生新的经典。”
以“新北京人”为主体形象创作了京味话剧《喜相逢》的编剧林蔚然认为“京味”不是一个固化的概念,“随着年代的更迭,北京城的风貌也在发生变化,‘京味’话剧不再止步于胡同戏和小院戏。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话剧贴上了‘新京味’的标签,原因在于城市格局的变化,城市人群的构成也在变化,这一切催生了不同于传统京味话剧的出现。”
想清楚今天改编想跟观众聊什么?
“文学改编舞台剧的观察与思考”论坛邀请了导演牟森、方旭以及多年深耕在戏剧高校的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彭涛、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麻文琦、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胡志毅分享各自的经验。
胡志毅认为,文学和舞台作品之间存在差异,“文学作品的成功不能决定舞台作品成功,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改编成舞台作品,但因为现在舞台剧技巧、呈现方式比较多,所以很多人也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方旭认为,就老舍先生的作品在今天的改编而言,更重要的是他的文学作品能够引发大家思考的部分。“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前的作品,我们在今天改编到底想跟观众聊什么。”
牟森曾将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红高粱家族》搬上戏剧舞台,他直言“从长篇小说转换为舞台演出,我们要面对的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时间,比如说我的作品通常都是确定标准时长120分钟,如果超过这个时长就需要有中场休息,情感就会被中断,所以真正的任务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观众坐住,让观众感动。”谈及创作方法,牟森说:“这两次实践对我来讲有一个共同点,也是理论性的出发点,英国理论家雷蒙德·威廉斯有一个概念叫情感结构,指的是文学作品反映出的、在长的社会进程和剧烈变迁中那些不变的东西,比如说在《一句顶一万句》《红高粱家族》当中有很多共同经验层面、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是不变的,这些激发了我的情感。我的工作就是要把感动到我的东西通过舞台方式转换给观众。”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大戏看北京·2022第六届老舍戏剧节在活动期间已举办38场演出,展演19部作品。3场论坛之后,老舍戏剧节还将举办“戏剧之夜”。届时将邀请业内外专家、艺术家共同参与。老舍戏剧节定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关注城市文化宏观风貌,关注城市人的精神建构,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