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高山清渠》日前在央视一套首播收官,该剧以“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为原型,讲述了其战天斗地,历时30余年带领村民开凿绝壁天渠,改变草王坝落后面貌的动人事迹。“愚公精神的时代叙写”“以奋斗致敬奋斗”“引领前行的光”……黄大发的精神通过荧屏传递给更多人,正如剧中黄大发的饰演者、演员李健所说,“《高山清渠》收官了,但是我相信‘黄大发’精神不仅影响了我,也一定会让正在努力生活的每一个人感受到这股无形的力量”。
8月19日,中国视协在京召开电视剧《高山清渠》专家研讨会,电视剧《高山清渠》出品方、主创人员代表和专家学者齐聚,介绍该剧的创作过程、播出情况,研讨该剧的主题价值及重要意义。
一部优秀的党员教育教材
电视剧《高山清渠》以黄大发的真实事迹进行艺术创作,为观众还原了一位性格倔强、信仰坚定、心怀大爱的基层共产党员形象。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张红军认为,《高山清渠》不仅是一部反映黄大发先进事迹的电视艺术作品,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党员教育教材,“这样坚持政治性又兼具权威性、艺术性的优秀党员教育教材值得总结、推广”。
“该剧播出以后,在贵州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贵州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综合处处长娄祥说:“无论是老党员,还是刚工作不久的年轻党员,都表示要向老支书黄大发学习,扎根基层为老百姓作贡献。下一步我们将参照这种模式,在全省筛选一些好题材,让更多优秀的党员教育教材脱颖而出。”
专家认为,电视剧《高山清渠》有很强的年代剧的样式和现场感,呈现出现实主义的美学风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电视剧项目部负责人赵小波表示,该剧故事主体跨越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以高度的概括梳理,比较清晰地勾勒了重要年代、重要时段的历史背景,写出了特定年代的人物品质,展现出新中国发展进程中呈现的独特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川表示,该剧用年代剧的样式讲述黄大发30余年如一日修渠的经历,同时通过人物穿着、房屋外观、室内布置,以及山林、田园的精心设计,还原了当年的时代面貌,给人一种重返往日生活现场的亲切感。《文艺报》编审、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则对剧中台词印象深刻:“该剧呈现出朴素的艺术质感,在人物塑造、语言对话、服化道上将原汁原味一以贯之,尤其台词感觉像是质朴的山民隔着荧屏在与观众对话。”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认为,该剧时间跨度大,却没有选择大而全的叙事视角,而是以平民化的叙事策略,观察和反映了贫困地区民众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况,呈现出质朴厚重的剧作格调。在徐粤春看来,《高山清渠》的成功表明主旋律电视剧只有俯下身子,扎根人民火热的生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坚持真实性创作原则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回归人物精神成长的叙事本体、回应时代关切,才能创作出滚烫鲜活的高质量剧作。
真实、朴实、厚实的艺术探寻
“英模人物创作难,健在的英模更加难写”成为研讨会上大家普遍认同的问题。大家认为,英模人物创作很容易出现主题先行、概念化,图解人物,缺乏艺术感染力等问题,但《高山清渠》中黄大发的形象和这部剧整体较好地规避了这些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认为,作为英模人物主题创作,《高山清渠》有它的典型性和范本意义,该剧通过普通平凡英雄抒写了一个理想世界,将现实的人与传奇的神相结合,凸显黄大发的典型意义,构成了叙事艺术的戏剧张力。“这些年来,英模题材的影视创作有了不少的进步,如近期的《大山的女儿》等,很好地解决了以前这一类题材说教有余、情感不足的问题。”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认为,以真实、朴实、厚实的风格成功将黄大发这一功勋人物塑造成艺术形象,离不开一个好的原型、一部好的文学文本和一个好的剧本。同时,该剧很好地处理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英模的成长过程与其所处的社会、时代和家国紧密相连,在反映个人奋斗的过程中,没有回避时代、回避矛盾。
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认为,英模题材电视剧创作常见的问题是多写好人好事,不敢写冲突。“该剧打破了以往部分英模题材作品无冲突的困境,着重描写了几种矛盾冲突:一是缺水的冲突,即人与自然的冲突;二是与封建迷信等落后思想的冲突;三是与政府主管部门‘衙门作风’的冲突;四是与上级调查组的冲突。”李准说。
中国视协主席胡占凡表示,英模人物可以按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原则创作,“这样既不出大格,也不违反历史事实,同时还给足我们美学创作空间和虚构空间,这一原则将来可以认真地琢磨,把它实现在英模人物题材创作当中去”。
研讨会上,原著作者、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原兰州军区电视艺术中心主任、电视剧《高山清渠》编剧雷献和,电视剧《高山清渠》出品人赵璁等作为出品方和主创人员代表分别介绍了原著的采风创作过程、该片剧本改编及创作拍摄情况。与会专家还对该剧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