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的深度结合
作者:张晶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张晶
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强调“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无论是从文艺理论上,还是艺术实践上,都为我们取得创造出不负时代的新业绩、新高峰注满了动力。作为一个文艺理论工作者,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正式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概念,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这段重要论述揭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要义,三个“讲求”,最集中地呈现了中华美学精神的精髓。而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美学命题。中华美学精神来源于历史深处,但它并非是封闭的、僵死的,反倒是活生生的,流淌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中、文化生活中,即便是在当下,也焕发着神采。能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美学精神,关系到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问题。中华美学精神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今天。强调中华美学精神,当然是强调中华文化之魂。

  那么,当代审美追求又当何指?当代审美追求是一种当代人进行审美活动的目的性和实践性的概括,是当代中国人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标准的总称。作为动态概念的当代审美追求蕴含两重含义:一是要满足当下的审美需求,二是要超越当下的审美需求。应该看到,当代审美追求都是人民立场的美学表达,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如小说《装台》《金谷银山》《北上》《暖夏》《人世间》等,电视剧《觉醒年代》《平凡的世界》《跨过鸭绿江》《山海情》《人世间》等,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1921》《狙击手》《流浪地球》等。这些精品力作,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是由于它们在一般层面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同时,审美追求具有超越性,因此,文艺工作和创作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要创作出再现生活、说明生活和超越生活的艺术作品,以此来推动社会进步。超越当下审美追求,就是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艺作品中有益的东西,立足当下的生活土壤,创新艺术形式。当代审美追求的另一含义,是在当今高科技、信息化、数字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不同于传统的新的审美体验和文艺生产方式。

  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二者之间如何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三个讲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托物言志,寓理于情”,就在要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获得感兴,产生创作冲动,并以寓理于情作为作品的运思方式,既非抽象言理,又非纯粹感性冲动,从而创作出血肉丰满而又思想精深的时代佳作。“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这个中国美学的传统,对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来说,也是特别有益的启示,在有限的容量或形式中,让作品的感染力更强,凝练节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如电视剧《人世间》,舍弃了周蓉和玥玥在法国12年的大篇幅的叙写,而使作品的主线更为集中鲜明。

  “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的结合”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命题,需要我们的深刻理解,其中包含着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是非常丰富的,对于当代的文艺创作,对于展现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是不可或缺的美学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