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当日,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组织开展了6300余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上线下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集中反映了新时代文物保护与时代同发展,让人民大众共享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发展成果的理念。
作为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文物数量位居世界前列、文化遗产规模庞大。据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以及难以估量的民间文物藏品,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资源大国。正因为如此,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树牢“人人保护”才能“人人共享”的发展理念,让文化遗产保护与时代共进,把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
近年来,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一系列制度、规范、规划先后出台,如《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等,极大地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的规范性、科学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文化遗产助力时代发展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显现。特别是一些文创产品的研发推广、非遗文化的传播展演,极大地激发了人民大众亲近历史文物、走进文化遗址、传承非遗文化的热情,历史文物在“凝固”的展台中焕发出夺目的时代光彩。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拓展,让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在屏幕上搜索、了解、欣赏、研究馆藏文物,文物的历史、工艺、艺术价值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传播,“历史文化+”的时代活力被真正激活。
这是可喜的现象和成就,同时也是需要持续接力、不断深耕的领域。必须认识到,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留存下来的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与“魂”,发挥着凝心聚力、培育人才和展示国家形象的特殊作用,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而长期以来,受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制约和历史的“欠账”,包括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认识不充分等原因,与此同时,由于展示空间的有限,很多重要文物无法得到充分的陈设展示,只能“沉睡”在博物馆的库房中。并且,由于文物展列对空间、环境具有严格要求,观众只有到博物馆、美术馆才能一睹古代文物的风华,限制了文物在更大范围更为广泛的传播可能。如何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更好地“活”起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文化遗产保护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如果仅仅依靠文物部门、文博群体力量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前面所言,我国是文化遗产资源大国,文物类型多、地域分布广、保护难度大,特别是处于交通不畅地区的大型遗址,为基层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以“黄河、长城、大运河、长征”为主题的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更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和呵护。让文化遗产保护与时代共进,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在于树牢“人人保护,人人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人人保护”所要突显的价值观念并非停留在保护一个层面,而是通过人人参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来提升大众对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的认知,继而推动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和传播,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其中,让青少年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理念更是科普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深深扎根子孙后代心中,让每一位华夏儿女都成为民族文化“万里长城”的守护人。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只有更多群体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才能更好实现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创造转化中创新更加适合时代发展的新文化形态,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与活力,从而为当代中国发展积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从“激活”措施到“共享”理念,还要落实到时代生活的基座上来,让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文化遗产的诞生是人类在具体的历史环境、技术环境和地域环境中造就的,它是古代人为了生存、生活、生产而留存下来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因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利用和传承也要创造出适宜的环境,特别是如何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共存、一体发展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推动文化遗产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题中应有之意。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为了以最低成本提高建设效率,一些地方以拆除或损毁文化遗产让位基础设施建设为代价,走了很多弯路,换来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却失去了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造成无法挽回的被动局面。实际上,我国在城市街区改造和古村落改造方面的成功案例很多,如北京鼓楼西大街三年复兴计划、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改造、山东省沂南县竹泉村改造、江西省婺源县晓起村改造等,都是在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的基础上,用“绣花”功夫精心营造符合现代生活的空间环境,既改善了原住居民的人居环境,又保存了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了一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城乡规划工作时,要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放在首位,要充分认识历史文化对现代生活发展的巨大影响和价值,避免大拆大建、一味图新,将历史文化记忆弃之脑后。而是善于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的价值转化,给予其良好的环境配套,实现文旅融合长远发展,让历史文化遗迹与现代生活空间有机融合,让子孙后代依然可以从历史文化中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信与自豪。
前不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举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化遗产,不仅在过去和今天产生了重要的物质和精神价值,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它不仅告诉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还为我们指明了“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在又一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全社会都要认真思考文物、文化遗产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