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地位,为续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篇章添砖加瓦。
从毛泽东同志《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是跨世纪的理论接力,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道路上熠熠生辉的里程碑。回顾《讲话》以来的8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每一步创新发展,都有力地促进了党领导的中国文艺繁荣进步。今天我们要沿着党开辟的文艺发展道路继续前行,要推进新时代文艺的繁荣发展,铸就新时代的文艺高峰,就必须努力续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篇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倡导和带领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深入学习、领会、研究、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理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研究和诠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命题。同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的百年历史经验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动实践,对文艺与时代、生活、人民,文艺的创作方法与评价标准等一系列文艺的根本和重要问题作出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努力为开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境界添砖加瓦。
二、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和评价文艺的最高标准。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把人民性的实现程度作为评价文艺作品的一个根本准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基本主张。坚持“人民至上”,高扬“人民性”,亦是《讲话》的核心命题,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线。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文艺评价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相统一的辩证统一原则,指出了对待人民的态度,是否为人民所欢迎,是评价文艺作品最重要的政治标准和社会标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评论工作,他指出,要“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能“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艺批评理论和批评标准的历史发展,是我们党对于文艺评价标准的完善和丰富,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艺批评观的创新表达,为新时代文艺评论阐明了政治方位、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文艺理应由人民来评判。新时代、新阶段,我们要坚持将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始终把“人民评价”作为评价作品好坏的第一标准,并将此标准应用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艺创作实践中,让高扬人民性持续成为中国文艺发展道路上最亮丽的灯塔。
三、始终坚持把文艺评论作为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手段,切实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马克思恩格斯都将文艺批评作为一种武器,作为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斗争方式和手段。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亦鲜明地提出文艺的党性原则,阐述了革命文艺、特别是文艺批评对革命事业的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多次强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要推动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迫切需要我们打磨好文艺评论这把锐利的思想武器,要倡导“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批评精神,面对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文艺评论要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敢于表明立场,敢于发声亮剑。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切实增强文艺评论专业性、权威性和战斗力、说服力、引导力、影响力,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为给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的人民大众提供价值引领、精神引领和审美滋养,为打牢全民族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作出文艺评论的独特贡献。
(夏潮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