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文艺典型范式变迁八十年
——从认知式典型到认知溯洄式典型
作者:王一川  来源:中国艺术报

  《讲话》为现代中国文艺开辟了一条文艺典型化的崭新道路,意义重大而深远。

  第一,《讲话》引领和开创现代中国文艺典型化创作道路。《讲话》的重大历史意义之一在于,在由鲁迅和瞿秋白等开启的“文学典型”创作与批评潮流基础上,引领和开创了现代中国文艺典型化的自觉的创作道路。《讲话》还就文艺典型观作了如下具体规定:一是在艺术美来源上,文艺典型源于社会生活而又高于社会生活;二是在艺术美特性上,文艺典型具有在富于特征的个性化描写中揭露其普遍本质的特性;三是在艺术美的修辞效果及社会功能上,文艺典型可以在群众中产生“惊醒”“感奋”作用。

  第二,《讲话》问世以来80年,现代中国文艺典型范式经历了三个时段的变迁。第一时段是从《讲话》发表至上世纪70年代末,文艺典型化致力于创造在富于特征的个性描写中显现社会本质的认知式典型,即一种以个性化描写去真实、深刻而又生动地认知现实生活、从而突出认知功能的典型形象。第二时段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以邓小平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的祝词为开端和标志,在典型反思中出现典型范式多样化拓展:一是反思认知式典型,代表对于认知式典型本身的反思性或自反性路径,重在反思认知式典型范式出现的偏差或混乱;二是心理现实式典型,是吸纳外来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及相关学说的产物,从深层心理分析或心理现实表现的视角去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折射出特定时代社会生活境遇对人的命运的影响;三是感兴意象式典型,是向古典感兴、白描、意象、意境、写意等传统方式寻求支援的产物,体现出对于上述古典原则或手法的现代转化式运用。这些新型典型形象表明文艺典型范式传统呈现出典型的丰富性局面,但其中也蕴含不确定性。第三时段是指新时代以来文艺典型的再构型趋向,表现为一种继续以个性化描绘去再现现实和发挥认知作用、同时又溯洄古典传统并使其产生灵魂导向作用的典型形态即认知溯洄式典型的诞生。这表明文艺典型化传统在原有认知特性和功能基础上产生新特性和新功能,即面向传统的溯洄特性以及传统导向功能。这里的溯洄传统意味着溯洄当代生活所需要的古典文化传统这一精神或灵魂导向。这种认知溯洄式典型的出现,旨在让文艺既返回生活源泉即根性源泉,又溯洄中国文化传统这魂性源泉。

  第三,文艺典型范式变迁及其根性源泉与魂性源泉。现代文艺典型范式变迁的原因,应与不同时代特定需要紧密相关。延安时期确立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了帮助工农兵认知社会生活真相并觉醒起来为改变旧世界而奋斗,必然要求文艺典型化。那时注重根据人民的社会生活状况而创造对他们产生认知作用的认知式典型。改革开放初期在文艺“二为”方向指引下,文艺典型化出现认知式典型反思和典型范式多样化路径,这既带来典型的丰富性也同时造成不确定性。进入新时代,依据“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的新思想,文艺典型化在延续原有社会真理认知任务的同时,更需要承担溯洄传统源泉的新使命,从而在原有认知式典型范式中输入传统溯洄特性这一新元素。

  80年来,《讲话》确立起以人民大众生活为主干的社会生活源泉。改革开放初期这种源泉进一步开放、丰富和拓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及随后的持续思考意味着在上述生活源泉基础上发掘古典传统“根基”“宝藏”和“重要源泉”。人民大众生活相当于位于生活底层或物质生活层面的以社会生产力为基本的根性源泉,主要触及文艺之根脉和血肉;古典文化传统可归属于位于社会生活隐秘层或精神生活层面的魂性源泉,更多地指向文艺之难以言喻的魂魄、精魂或灵性。

  (王一川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