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文化创造
叶青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江西省文联党组成员、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充分肯定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对于文化构建的先导意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具有紧迫的时代需求和鲜明的实践特征。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非整体性”特征,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华美学精神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掘其蕴含的当代价值,使之在当代文化建构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要在当代审美追求和全新文艺创造中激活中华传统美学资源,对优秀资源进行精彩当代呈现,在传承创新中华美学精神中开拓文艺新境界。以中华美学资源和当代审美相结合为要点的当代文艺创造,对于焕发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生命力展现出广阔的可能与旺盛的活力。在中华美学精神当代转化中,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两个层面相辅相成。如缺乏理论层面的建构和引领,实践转化也可能步入误区。因为当代文艺实践自身也存在着多样的选项和不断创新的艰辛与压力。
重回生活 更许纵横
叶培贵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以“生活性书写”“精神性书写”和“商业化书写”三组概念为线索,可以将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书法在当代走出一条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发展繁荣之路的关键是重构“生活性书写”,真正建立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活为场域的书法艺术发展格局。首先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其特有的发展规律,尤其要找出其与中华民族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为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历史和理论借鉴。其次是全面推动书法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形成一方面挖掘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书法发展态势,尤其应该特别重视自作诗文这一中介。第三是主动适应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自觉寻求书法形式意蕴与现代信息传播之间的契合点,激发信息化时代书法艺术的生命力。
从文明视野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路径
向云驹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现代性意识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诠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历史上被历史、实践、文明反复证明,特别是被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民族复兴进程证明的科学的、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当然,人类历史和世界文明史也已雄辩地证明过中华文明举世公认的博大精深特质。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两种“博大精深”的交汇、相聚、结合,是它产生不可估量的思想能量、文化力量、文明张力、文艺魅力的伟大属性。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最具文化魅力的事情。
艺术辩证法:新时代文艺路径的锦绣通途
李明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四川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
新时代文艺发展路径最根本的是立足中国社会火热现场,在中西合璧、古今贯通的美学思想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艺术辩证法。马克思认为,事物的辩证法产生观念的辩证法,生活的辩证法孕育艺术的辩证法,而不是相反。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诗意裁判”的“革命辩证法”是他现实主义最珍贵和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中国传统美学注重兴观群怨与为民尚用、浩然之气与尽善尽美的艺术观念,主张以诗言志与比德喻志、辞达旨丰与言外之意的审美功能,倡导衔华佩实与情景相适、风清骨峻与形神机趣的美学作为,追求勺水兴波与事微笔著、美刺兴寄与游艺成乐的表达意趣,形成了完备的中国诗学和审美体系传统。新时代文艺发展要求“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掌握艺术辩证法的要旨精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朴素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之于当代文艺发展,具有特别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中挖掘结合点
李树峰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就当下文艺实践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强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观念;二是从各个层面人物精神品格的锻造中找到文艺的表现点;三是以人民为主体,在人民生活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中提炼中华文化优秀基因;四是在中外文化碰撞和新生活方式生成中进一步激活中华文化;五是摄影工作者要善于发现时代闪光点。
文艺工作者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深邃视野、博大胸怀和自信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面向人民生活的萃取,提炼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从中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集多种艺术形式去进行艺术表现,塑造出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积极探索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新路径
汪涌豪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的角度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强调“四个讲清楚”,在新时代赋予了传统文化新内涵,为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传统文论在重视教化作用与社会关怀的同时,非常强调文艺的感化价值与审美功能,足为我们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提供有力支持。为早日建成既根植传统又跨越时空,既融通中外又贴近当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艺,我们一定要坚持历史与美学相统一的原则,创新发展理念,拓展发展路径,努力探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传统文论的结合点,走出一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新路径。同时,面对世界范围内文艺理论批评由关注社会实践转向关注文化精神,重视实践必然性转向重视文化必然性的新形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从创作到批评的一系列新挑战,努力提供中国的经验与方案,并最终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发扬的“中华美学精神”,让世界切实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智慧与力量。
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
张德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一大批反映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英勇奋斗的经典作品,体现中华民族审美追求,具有中国气派,为世界现代文艺增添了醒目的中国色彩,对人类文艺是一种独特贡献。一是文艺的人民性。人民群众大踏步走进文艺作品并成为主角,开启了“人民文艺”的时代,融入了人民情感、人民意志、人民力量。二是人间正义、英雄主义与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革命理论和斗争哲学,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正义感和自信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斗争精神,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世精神和英雄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走上了一条民族自信的英雄主义审美大道。三是中国文艺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向未来,推陈出新,既要讲好中国故事,也要放眼世界,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以艺术的方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审美观照。
用理论和批评引导戏剧健康发展
傅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新世纪以来,当代戏剧理论与批评转型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运用。新世纪的戏剧理论是在20世纪中国戏剧转型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学术和艺术观念的引入,中国开始逐渐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戏剧理论与批评体系,但由于历史原因,理论与批评思想文化资源严重依赖和套用欧美戏剧理论,中国本土戏剧理论批评资源相当边缘,因此出现了严重的偏向,重文学轻表演、重内容轻技术、重创新轻传承的现象非常明显。近年来,中国戏剧价值体系的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理论与评论对当代戏剧健康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开端,继续深入梳理活化传统资源,才能更好地引导戏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