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二)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史·思·诗:“出圈”国剧生动讲述时代

马琳
辽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教授

  在将现实主义既作为观念又作为方法的艺术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中国传统文艺观有机结合,其中的闪光表述为叙事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两结合”路径。近年口碑收视俱佳的电视剧,多是“两结合”佳作。这些优秀作品在融合了“镜子说”与“感物说”创作观基础上,真切记录时代与生活,述事写人,成为时代的“记录员”;在主题指向上,马恩经典作家强调作品要揭示生活与生命本质,这些优秀剧作契入生活,敬畏生命,更在故事间融进强烈的家国情怀,此为中华诗学所独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叙事作品要“莎士比亚化”,强调情节生动丰富,富有诗意。近年的优秀国剧细致打磨剧情,精心塑造人物,或浸润哀而不伤、温柔敦厚,或体现义薄云天、大气凛然,温婉慷慨,皆为诗意。优秀国剧因此“出圈”,并进而完成对一个时代的最好讲述。

 

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表达

汪政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南京晓庄学院教授

  中国现代文艺的发展道路告诉我们,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艺领域依然要在理论与实践两条道路上进行。首先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文艺领域中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发挥中国古代美学与文艺理论的有效性;其次是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古代美学与文艺理论进行系统化整理,包括概念、体系的现代化与表达上的语文重组,使之融入到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核心的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理论体系之中。艺术实践始终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渠道,广大文艺工作者首先要有这样的创作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素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其次要以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指导创作,不能颠倒了生活与创作的关系,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艺术真实表达生活真实;再次,要遵循艺术规律,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体现社会发展规律,抒发丰富思想情感,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电影传统与现代性美学的博弈与赋能

范志忠
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在百年发展中,中国电影或立足于传统文化,以古老东方文化的电影想象,激发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消费热情;或立足于现实,如左翼电影积极倡导现实主义创作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新主流电影则注重以工业化制作打造现实主义作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这一社会背景,决定了中国电影虽然取材于传统题材,但电影作为工业文明的大众艺术本身,就意味着其传统内容实质已经向现代性开放;而中国电影以现实主义创作观照当下社会,现实主义的中国化以及当下社会本身所积淀的厚重的历史意识,其内涵就不乏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响与渗透。因此,中国电影创作的核心问题,实质也就表现为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张力中,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电影美学,走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独特发展道路。

 

关注人民,是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途径

夏汉宁
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因此,人民性,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民本思想,是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之一;以人民为本,是对中国传统民本价值观念的继承和弘扬,以民为本的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主旋律”。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造福人民,关心人民、爱护人民,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党的工作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中国共产党人经过百年的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特别是经过百年的探索,终于寻求到了二者衔接的最佳途径,就是聚焦人民。

 

新时代文艺批评理论建构的重要路向

孙先科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郑州师范学院院长

  开辟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它关乎中国文艺实践的政治方向,也关乎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学人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从社会功用性、人民性和发展观这三个理论范畴来探讨二者融合与沟通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谋求解放的科学理论,其文艺批评呈现出介入社会的鲜明姿态,同时也将人民性作为重要的批评尺度;而儒家文化对完满人格和理想社会的憧憬使得中国古代文论一直都有注重从文学的社会功用和人民本位的角度去品评文艺作品的传统。在思维方式层面,二者都包含着发展的观点这一辩证法思维。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信人的认识始终处在对立和统一的发展进程之中;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在论及文学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时也经常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出发点和契合点

李建华
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
《长江文艺评论》常务副主编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怎样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一直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方向和途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需要。两者的融合是双向选择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许多相融合的契合点,这为两种文化融合提供了文化土壤和内在依据。当然,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为中国人所选择,不仅仅是缘于两者在文化理想和价值层面具有深层的契合性,更缘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性。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

 

找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
关于文艺论述的契合点

余三定
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湖南理工学院二级教授

  应该努力找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文艺论述的契合点。关于文艺的本质和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艺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的特殊社会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文艺要借用想象和形象的方式来表现;关于文艺创作,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没有艺术性的所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对的是没有“思想”的“彩丽竞繁”,可以说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关于文艺风格,重视文艺家的个性和风格特点,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突出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文艺风格的论述很多;关于文艺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促进了意识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文艺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认为“文变染乎世情,兴衰系乎时序”,强调了文艺和时代发展的联系。上面这些契合点共同反映了文艺的客观规律,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