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在社会变迁中承载着赓续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以各种形式缅怀革命英烈,在全社会形成了缅怀英烈、尊崇英雄的良好风尚,线上祭扫、环保祭扫等方式,反映出社会移风易俗中的新风尚、新特点。
4月6日,一档融媒体特别节目《你的名字》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7播出,讲述了淮海战役亲历者金万德和战友后人杨小平接力寻找和确认淮海战役烈士名字的事迹。作为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褒扬纪念司会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制作推出的清明节特别节目,《你的名字》系列节目自4月1日起连续推出10集,以寻访无名烈士故事为线索,讲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战斗、牺牲的感人故事,用文艺的方式为今年清明节注入了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期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启动“清明节的铭记——缅怀英烈志共铸中华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以线上云直播的方式陆续为青年学生举办“思政大课堂”清明特色课程,同时讲解员还向社会各界以“云观展”的形式讲述抗战英烈的故事。从2009年至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教育功能,连续14年在清明节期间举办“清明节的铭记”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该活动已成为各界追思、缅怀、尊崇、传承抗战英烈精神的重要平台。
4月4日起推出的系列手绘短视频《热血青春向未来》,是雨花台烈士陵园联合雨花英烈纪念地发起的“同上一节团课”活动的呈现方式,用手绘短视频结合文物史料讲述英烈故事。“他不顾暴露的危险以化名召开会议、发表演讲……”旁白声中,邓中夏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人们心中。手绘师、雨花台志愿者卢辉说,英烈们舍身忘我的精神令人动容,当代青年要继承英烈光荣传统,接续奋斗共创美好未来。在河北省邢台市,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组织当地党员代表、学生代表等开展主题活动,向抗大纪念碑鞠躬、敬献鲜花并瞻仰纪念碑。
各种形式的清明祭扫纪念活动,贯穿着追思、缅怀和致敬英烈的浓厚氛围,也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树立理想信念的重要方式。在湖北省当阳市襄西革命烈士陵园,当地组织了一场“青年理论宣讲沙龙”活动,当阳第一任中共县委书记李超然的革命英雄事迹被重温和讲述。在新疆阜康市打造的9处党员教育基地,革命旧址、文物史料则成为了党史“教材”。在媒体报道中,“这是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是最生动的一堂党课。”参观完历史展馆的阜康市甘河子镇天龙社区党员干部阿拉帕提·阿尔肯说:“作为社区工作者,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脚踏实地、俯下身子为群众多干实事、多做好事。”
早在清明假期之前,各地就纷纷出台了清明节文明祭扫的相关文件,规范和倡导文明祭扫。由于疫情原因,这些规范增加了避免人群聚集、减少交叉感染的指示要求。同时,一些新的文明祭扫方式也得到了倡导,如北京有关部门倡议预约祭扫、代为祭扫和网上祭扫,西安发布公告提倡文明祭扫,山东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会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
相比烧纸钱、放鞭炮等传统祭扫方式,线上祭扫、环保祭扫等新风尚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推广。清明期间,公安部党委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清明缅怀公安英烈活动,开设“网上英烈馆”等“指尖缅怀祭奠平台”;浙江通过开通网上英烈墙开展云祭奠活动,用一幅幅动态画面还原烈士的英雄事迹,迎来了十余万网友献花留言。在媒体报道中,素有“亚洲花都”之誉的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黄色、白色的菊花因清明祭扫走俏,成为用鲜花祭扫、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等环保方式赓续清明节文化的一个生动事例。
此外,福建依托“闽政通”信息服务平台开设的“清明节云上祭”进行网络祭扫等纪念活动,湖南开通“云上清明”网络祭扫平台等,纷纷呈现出清明节移风易俗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