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
推动云南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栏目:新时代 新征程 新作为
作者:李勇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语重心长、令人感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高度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文艺的本质以及文艺工作者与时代、与历史、与人民的关系,通篇贯穿着对文艺规律、文艺方向与道路的深刻把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天的云岭沃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云南全省上下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努力为时代和人民谱写新史诗。

  我们要自觉站在时代高处,积极投身现实、聚焦现实、烛照现实,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云南发展“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等重要指示批示要求的铿锵足音中,从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取灵感,提炼主题、用心创作,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更好发挥文艺的精神引领作用。要着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挖掘素材、发现题材,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振奋云南人民奋斗精神,鼓舞云南人民奋力前行,展示云南人民美好形象,用文艺的形式把云南聚力打造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三张牌”,以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火热实践描绘好、记录好、展现好,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要聚焦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构筑各族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新思路,竭力把最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优秀的文艺作品成为滋养全省人民团结奋进的清泉和沃土,让奋进中的云岭大地儿女更加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要笃定恒心,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生产创作全过程,把深耕云岭文化沃土与反映时代进步主流统一起来,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用情用力推出更多新时代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优秀文艺作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担当培根铸魂的文化使命,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艺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重大使命。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需要精神文明的极大发展,也需要文艺培根铸魂凝聚起来的磅礴伟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肩负起职责使命,把“根”培得茁壮,把“魂”铸得强大,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坚守人民立场,坚守初心使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深入生活、深入人民,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要始终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坚守艺术理想,坚守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做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怀赤子之心、树凌云之志、举精神之旗、铸时代之魂、领风气之先,用更多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精品力作书写时代、奉献人民,成就新时代清朗风尚和蓬勃气象。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坚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推动文艺守正创新,提高文艺原创能力,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优秀的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造的能力和水平;艺术所能抵达的高度,有力地标识着时代的精神高度和文化高度。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在党的百年奋斗中,中国文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艺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不懈追求中国气派和中国风范,在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在中国人民开创未来的历史进程中实现新的创造。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自觉讲述世界的故事;传播中国价值,就是自觉参与构建全人类共同价值。这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责任。在新的奋斗征程上,我们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瞩目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画卷,用感人的中国故事和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充分呈现我们向善向上的价值理想,书写人类共同命运的精彩篇章。要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使中国经验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让新时代文艺的优秀作品成为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经典。要精心择取云南题材,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定位,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让云南故事成为中国故事的精彩篇章,让云南形象成为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中绽放云南文艺光彩。

  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引导文艺工作者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追求德艺双馨,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一个德行上有缺失的人,何谈弘扬正道,何谈成风化人?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弘,志远则旨永。古往今来,不朽的杰作总是与高尚的灵魂相伴而生。德艺双馨,不仅是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期许,也是人民群众对文艺工作者共同的期待。文艺工作者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就必须把艺风艺德的锻造、提升作为人生道路和艺术道路上永恒的目标,应当始终坚持艺术操守,不为名利所牵、不为欲望所惑,在创作实践中以崇高的主题、美好的道德与温暖的情感润泽人们的心灵,振奋人们的精神。要始终怀有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创作靠心血,表演靠实力,形象靠塑造,效益靠品质,名声靠德艺,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要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认真严肃地考虑自身言行的社会影响,对艺术满怀敬畏,对专业永葆赤诚,真正使自己的作品“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要以自身的人格和作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人民所尊重的艺术家,树立文艺界良好的社会形象,营造自尊自爱、互学互鉴、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要加强文艺界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精心营造全社会良好文明风尚。

  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方向阔步前行的七彩云南,蓝图已经绘就,梦想照亮未来,奋进正当其时。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积极投身历史伟业,发挥文艺在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方面的巨大作用,用艺术创造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鼓舞中国人民在新征程上锐意进取、开创未来。

(作者系云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