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盛会》呈现不为人知的北京冬奥会“后台”故事——
以艺术之美书写国家记忆
纪录片《盛会》海报
2月4日,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和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联合制作的纪录片《盛会》在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频道、 B站同步上线,从独特的幕后视角出发,以影像呈现不为人知的“后台”故事,揭秘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幕后团队历经三载酷暑寒冬的创作过程。观赏性极佳的故事情节、丰沛的人文价值表达、年轻化的创作及传播形态使得《盛会》在“纪事修史”和“文艺表达”上找到了平衡支点,为“国家要事类”幕后纪录片创作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纪实影像故事化。叙事是《盛会》激活该片活力的密码,在叙事线索上,该片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暗线”潜藏,伏脉千里,同时把幕后团队攻坚克难的创作历程等设为“明线”,精雕细琢。在“明线”中,该片将其拆解成“冰五环”诞生记、冰面地屏搭建史、“雪花”火炬台成型等十数个交叉串联且环环相扣的故事。新鲜动人的故事细节、巧妙的悬念设置成为搭建故事的坚实素材,3.5吨重的“冰五环”在“减无可减”的情况下怎样轻装上阵?“迎客松”烟花只打出半棵又是为何?“雪花”火炬台如何平衡安全性与艺术性……旧问题化解之时恰是新问题将起之际,悬念迭出的故事情节让观众时刻保有期待。“明线”与“暗线”交织共存、贯穿始终,当张艺谋团队提出的低碳火炬方案—— “微火”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认可时,既是“明线”叙事逐层推进,亦是“暗线”理念的贴切展现,两者合力并行,跨越的不仅是“双奥之城”与“奥林匹克之都”(瑞士洛桑)的山海之隔,更是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鸿沟。《盛会》在保有纪录片真实性的前提下,以精巧的艺术构思和深刻的主题表达,强化了片子的情节观赏性与意义深刻性,挖掘记录下国之要事背后鲜为人知的奋斗故事。
宏大主题微切入。与传统要事类幕后纪录片相比,《盛会》更注重个体价值的表达、情感化的传播。该片通过讲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团队成员的成长历程,彰显冬奥会对个体的价值。负责场馆“冰面”视觉效果设计的青年艺术家们,为了贴合张艺谋导演“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要求,绞尽脑汁,在一次次山穷水尽中摸索新路,在一次次否定挫折中起身再战,终于明白天马行空的艺术构思也需事实框架锚定。在《盛会》片尾,幕后的工作人员走上台前,从奥运会的宏大叙事中短暂抽离,对着镜头诉说心声,“历史上没有人能既执导夏奥会又执导冬奥会的开幕式……因为这之间隔的时间都很长,这次隔了十几年是最短的了,只有中国才能做到”“最遗憾的是,我女儿前一阵参加了一个音乐剧的演出,没能看到她在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在琐碎质朴的语言中,隐藏在宏大背后的微观个体成为了表达主体,参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筹备的创作者们离我们不再遥远,浓烈的个人情绪直抵观众内心深处的柔软处,个人价值与国家议题相连相融,印刻于中国人基因中的“家”“国”情愫再次婉转成诗,引吭为歌。
严肃题材新表达。从创作到传播,《盛会》以年轻化语态的密钥叩开青年人的心门。在表达上,该片在降低语言说教感的同时强化其风趣性,向年轻人易于接受的审美方式靠近,除必要的概念解释、转场过渡外,解说词几乎处于“隐身状态”,人物的现场原声与后期采访成为架构章节、推动叙事的主要动力,妙手偶得的语言佳句被完整地保留在了影像中,如张艺谋评议“柔性绿杆表演”的视觉方案时,直言其美感不足,宛如“直升机狂卷草地”,青年艺术家们在面对导演批评时洒脱坦言“不骂你就是在夸你了”,引得网友们纷纷在弹幕留言“‘蚌埠住了’,有画面了”“这就是最强甲方吗”,幽默的语言表达消融了严肃题材与年轻观众之间的隔阂。在传播策略上,《盛会》选择了18岁至35岁用户占比78%、年轻受众群体为核心人群的B站为网播平台,截至目前,《盛会》已在B站斩获1355万播放量,极大地开拓了纪录片在年轻受众间的市场。此外,基于互联网的年轻化与高讨论度的特征,片方还积极开设微博话题,以二次讨论促进传播;借助短视频轻体量、易传播、平民化的特点,精心制作“解密小视频”“导演短视频”等系列宣发物料,扩大该片整体宣传声势。 《盛会》在题材的严肃性与表达的年轻化间寻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点,以更加鲜活、更接地气、更有人气的表达,于纪录片的史诗感中注入一缕活泼的青春气息。
从2008年北京夏奥会气势恢宏的“击缶而歌”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简约美学,从纪录片《张艺谋的2008》到《盛会》,日月交替,斗转星移,14年双奥情缘中不变的是中国人对奥运精神、家国情怀的共同追求,《盛会》以故事之石、个体之声、青春之意搭建舞台,冰雪凝成的帷幕缓缓拉开,今日中国正以举重若轻的心态、从容自信的步伐高歌而来,迎接五洲四海的喝彩。
栏目合办:中国艺术报社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