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运河沟通南北,衍生了多样性的地方文化资源,承载着运河沿岸民众的文化生活和珍贵记忆。经过几年时间的考察,我们都深刻认识到,需要对运河文化资源在地方社会中的传承、传播与转化进行深入挖掘和细致梳理,保护其中丰富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及语言民俗。”作为“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普查活动暨民俗志编纂”项目组成员,廊坊师范学院讲师张歆近些年来经常行走于北运河沿线地区,随着考察的深入,她对北运河流域的民俗文化也有了更多思考。
北运河古称白河、沽水和潞河等,其上游为温榆河,源于军都山南麓,自西北而东南,至通州北关与通惠河相汇合后始称北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北段流域,北运河沿线留存了丰富的民俗文化。2018年,由北京市文联、北京民协组织实施的“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普查活动及民俗志编纂”项目正式立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晖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有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卫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张青仁、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哲学与文化教研部讲师王文超等,同时开启了对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的深入调研。
近四年来,项目组编著出版了《北运河民俗志(第一卷):基于文献与口述的考察》和《北运河民俗志(第二卷):图像、文本与口述》,《北运河民俗志·第三卷·民间文学合集》也于日前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引起了民俗学界的强烈关注。
“在2018年及2019年对北运河流域民俗进行深入研究和田野调研的基础上, 2020年我们的调研侧重于北运河流域的风物传说、人物传说、劳动歌谣、民间技艺历史与叙事的搜集、整理及研究。”毛巧晖告诉记者,在《北运河民俗志·第三卷·民间文学合集》撰写过程中,调研团队对地方县志、民间文学资料集、地方文史资料、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收录的北运河流域民间文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 《北运河民俗志·第三卷·民间文学合集》在前两卷的基础上,整理了北运河流域流传的民间文学故事,“是一次以运河为研究视点的民间文学和民俗事象的全面梳理”。
对每一个“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普查活动暨民俗志编纂”项目参与者来说,对北运河民俗进行考察的过程,也是深化对民俗文化与运河流域居民生活认识的过程。2020年7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杨门措跟随项目组前往通州区文化馆采访了32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收集、整理运河号子的老人常富尧。采访中,杨门措跟随老人的回忆一起重温了他在北运河流域十里八村搜集运河号子的过程。“因为常富尧的努力和坚持,通州运河号子得以进入首批北京市级非遗名录,他也被誉为‘留住运河号子的人’。”常富尧的故事让杨门措感动,也让她深刻认识到了北运河流域是“民俗宝库”。
如今,参与北运河民俗考察的“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普查活动暨民俗志编纂”项目组成员将他们的调研成果写成了三卷本《北运河民俗志》。“我们希望借助《北运河民俗志》系列书籍,引起更多学者对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的关注,同时发挥理论研究的实践意义,通过民俗学研究成果增强基层文化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毛巧晖说。
据悉,“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普查活动及民俗志编纂”项目是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项目之一。毛巧晖表示,北运河流域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及创新性传承研究,不仅是对大运河流域民间口传叙事、民间曲艺、民间工艺的汇聚展示,更重要的是以人民为中心,探寻人与河和谐共处的文化模式,挖掘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记忆符号的大运河,其文化形成的脉络及运河沿岸自在文化共同体的认同机制;同时,从多元文化交流交融历史的实证研究中,探寻民间文艺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助力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